文章解析

齐天乐·客来新述瀛洲胜

朝代:清作者:张景祁浏览量:3
tái
wān
shè
xíng
shěng
fān
zhù
tái
běi
jùn
chéng
huá
còu
guī
zhì
kuò
xún
hǎi
wài
xióng
dōu
shèng
lái
xīn
shù
yíng
zhōu
shèng
lóng
huāng
dùn
wén
kāi
huà
chūn
chéng
huán
dēng
shì
chuò
duì
mán
wěi
hóng
shā
yīn
xiù
gèng
chē
zǒu
gōng
lái
yáo
qióng
xiān
yǎn
kàn
sāng
hǎi
dàn
zhāo
tiān
jiù
yóu
shì
shù
绿
huán
fèi
lěi
jué
dǎo
luó
pán
xióng
guān
bào
shǒu
shì
shén
zhōu
tíng
jīng
tāo
wàn
yuàn
jìng
bīng
juǎn
cán
lóu
mèng
yún
fēng
shǔ
xiá
tiān
bàn

译文

来到台湾的客人都在诉说着瀛洲宝岛的新盛况,昔日荒远的边疆,突然听说要自设行省了。彩绘鼓的乐声回荡在春城,华丽的灯光照耀着夜市,边地的女子正跳着队列整齐、场面盛大的红裙舞。绿草如茵,疆土锦绣。更有火车如传说中奇肱国的飞车一般飞驰,象征着各族归服的骏马也来到了这仙境中。瑶池的麻姑仙子眼看着此处朝暮间便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不要太过惊讶。试追溯当年到这天涯海角来游览所见的情景。碧绿的荒草环绕着废弃的军垒,杜鹃的悲啼声是那样的凄苦。这绝域的宝岛如海螺般盘踞,雄伟险要的关隘有勇猛的虎豹来把守,正是能确保中国神州平安的重要庭户啊!惊涛骇浪,万古激荡。但愿能洗净兵器,令他们永不必再用,击溃土寇,令他们永不敢再来。在梦中踏上耸入云端的高峰,正见曙光映着朝霞在半空中吐艳争辉。

赏析

1.

这是一篇台湾赋。词史上自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之赋纪杭州盛景开始,遂有以词写都市繁华一体。张景祁此词即属这类题材的作品。需要指出的是,吟诵台湾的词而且又如此富其热情,却是在张景祁之前未曾见过,所以,张氏此篇在诗词史上是很珍稀的作品。特别是因为词人从宦台湾,知淡水县多年,中法战争中又身处岛上休戚与共,故而笔底情深意厚,尤觉可贵。上片着重写台北一带的民情风物以及华夷共处的奇异景观,是怀着很高的热情和爱心来吟唱的。虽也还用了夷、蛮等词,但毫无轻蔑亵渎之意自显而易见。词一开始用瀛洲胜三字,表现了他对海外雄都的回想和神往。当客人一告诉他台湾在台北开府的消息时,画鼓春城的盛况就浮现在脑海了,他仿佛又置身在瑰灯夜市,娖队蛮靴红舞的莎茵绣土上。瑰灯,是华丽鲜亮的灯火,娖队,则形容整齐的队伍。这乃以少数民族为主的集会歌舞的场面,夜景璀灿,十分动人。张景祁说还有机械发动的车辆叫人新奇(奇肱,《博物志》言奇肱国民能为飞车,此处借喻),来自东西方的各种马队(马徕,徕即来,瑶圃,意为天外远方)也极为壮观。在顺笔排比铺陈到莫讶琼仙(即不要惊讶这是天上神仙所居处)时,词人笔锋一转说:眼看桑海但朝暮!你们切莫以为那是个世外桃源,其实,台湾经历的沧桑变化就在前不久呵!张景祁老辣地由此转入下片的对战争时代的回想。这样,在上下片之间构成柔与刚、欢与悲、暖色与冷色的对照,使这篇台湾赋从时空的广袤性,从历史的演变背景上显得更丰富、更充实。作为词人,张景祁是更多地有着政治眼光的一个作家。天涯旧游试数,一个数字拉回了历史的往事。绿芜句写战争惨败时的景况,啼鵙(伯劳,诗词中与鹃同义)句勾勒了军民的心情凄苦,这是一段耻辱的历史,岂能忘记。绝岛螺盘以下,强调了此是神州庭户,似在提醒人们,宝岛风物虽美,但不能再文恬武嬉,松弛武备,重蹈覆辙了!惊涛万古四字是意味深长的长鸣警钟之句。最后则又表述了他的愿望:洗净兵戈,卷残楼橹,永保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这一年张景祁已整六十岁,他自觉年迈已不能重游旧地,故而他心愿即使梦踏云峰,一睹曙霞天半吐的壮观也满足了。应该说张景祁的愿洗净兵戈的祝祷,并非是没有预感的。尽管他不可能测知日后政局的演化趋向,但一种忧虑似老在他的词心盘缠。后来的历史证明,不到十年,中日战争爆发,甲午一战,清水师全军覆没,日帝的魔爪铁蹄继之长期蹂躏台湾岛。如果张景祁还在世的话,赋到沧桑句便工,不知他又将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词篇来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

下一篇: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五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