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清平乐·檐前雨罢

朝代:清作者:陈维崧浏览量:2
yán
qián
zhèn
liáng
huà
chéng
shàng
lǎo
jiē
jīng
sān
màn
láo
zuì
shā
lóng
qiě
bié
yuàn
zhōng
guài
zhú
huā
liè
xiǎo
lóu
hǒu
shuāng
fēng

译文

屋檐前的雨声渐渐停止,只剩人语阵阵更觉凄凉。伴城头几声鸦啼,传过更鼓三声夜已茫茫。想起饭后之钟,碧纱笼诗有何用场?如今且陶醉这歌钟悠扬。朵朵烛花缘何爆裂?是小楼上的三弦如寒风激荡。

作者介绍

清代词人、骈文作家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其父陈贞慧为“明末四公子”之一。陈维崧幼时便有文名,明亡后,科举不第。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纂《明史》。陈维崧才力富健,诗文兼擅,尤以词与骈文成就最高。词学苏、辛,风格豪放,为阳羡词派领袖。其所作词一千六百余首,为历代词人之冠,与朱彝尊、顾贞观并称为“词家三绝”。其骈文气脉雄厚,风骨浑成,与吴绮同称名家。著有《湖海楼全集》。今人有点校本《陈维崧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这首词,通过凄凉的夜话,别院的歌钟,表现了词人深沉的苦闷和无可奈何的悲哀。这种苦闷与悲哀,隐寓着词人的故国乔木之思,壮志未酬之感。别馆,即别墅。三弦,乐器名,古代的方头琵琶、龙首琵琶、直颈琵琶,均为三弦。词一开头,就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个夜雨初停,余沥尚滴的阴沉景象,它是最容易勾起人们的忆昔思往的情绪。词人用一阵凄凉话,概括了许多可悲可歌的往事。恰思量,已是廿年前凄凉话。(《满江红何明瑞先生筵上作》)词人的这两句词,正好可以互为注脚。它包含了三十年前,铜驼恨积(《夏初临本意》)的故国之思,也包含了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好事近夏日史蘧庵先生招饮》的成败之叹,还包含了四十诸生,落拓长安(《沁园春赠别芝麓先生》)的沦落之感,更包含了只恨人生,些些往事,也成流水(《水龙吟秋感》)的年华易逝之悲。总之,无数前情,许多往事(《琵琶山阊门夜泊》),一时都涌上了词人的心头。越回忆,越愤激越思量,越凄凉,这是词的第一层意思。城上老乌声哑哑,街鼓已经三打,是夜话之久的补充,是沦落之感的深化。它暗用了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短歌行》)的诗意。街鼓三打,正是月明星稀的深夜,哑哑哀鸣,正是词人家何在在天末(《贺新郎秋夜呈芝麓先生》)的叹息,也正是词人愿天公还我,那年一带,玉楼银砌(《水龙吟秋感》)的祝愿。真是用典如着盐在水,视之无形,品之有味。还要附带谈一下的,这个打字是以俗为雅,与韦庄《应天长》的泪沾红袖黦的黦,李清照《声声慢》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黑,都是纯乎天籁,妙手偶得,不许第二人押的。而词人却往往押得妙绝。故国十年归不得,旧田园、总被寒潮打(《贺新郎赠何铁》)的打,虽是袭取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意境,但以打字为韵,仍然是炼字上的一个创新。诚如其弟宗石为其词所作的序言所说的:甚至俚语巷谈,一经点化,居然典雅。说明词人遣词炼字的工夫,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过片用的暗转手法,既结束了忆昔的凄凉话,又引出了谈今的牢骚语。漫劳两句,既是对世态炎凉的讽刺,又是对行乐须及时的人生哲学的嘲弄。前一句运用了《唐摭言起自寒苦》条中有关王播的故事,据说播少孤贫,客居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食,僧厌之,乃将鸣钟开饭改为饭后鸣钟。播闻钟而至,不复得食,乃辞去。及贵,复游寺中,见昔日所题寺壁之诗,已用碧纱覆盖,播不胜感慨,复题诗云: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后一句运用了鲍照的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数诗》)和李白的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的诗意,言聊且听听艺人的演唱,让自己从苦闷中解脱出来。它不仅起到了点明题目的作用,而且引出了词人的许多身世之感,逼出了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语意双关的话来。它表面上是描写演唱时的激昂雄壮,骨子里是抒发内心的慷慨悲愤之情。结语中一个怒字、一个吼字,便把那种悲愤的气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词人惯于借音乐的悲凉之气,发心中的不平之鸣。学龙吟,屈杀床头铁。风正吼,烛花裂(《贺新郎冬夜不寐写怀》),是这么进行艺术构思的,铁拨纵横,声声迸碎鸳鸯瓦(《鹊踏花翻春夜听客弹琵琶》),也是这么进行艺术构思的。结语字夹风霜,寒光逼人,可以看出词人的嵚崎磊落之气,抑郁悲愤之情。陈廷焯说他的词沉雄俊爽,论其气魄,古今无敌手(《白雨斋词话》卷三),读了这首词,觉得这样的品评,是对迦陵词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造诣,有着极其深刻的了解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李邺嗣《口占呈全完白四首其一》

下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