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楼回首削嶙峋":回首边楼只见山石险峻陡峭,
"筚篥喧喧驿骑尘":筚篥声喧闹驿马扬起阵阵尘土。
"敢望余生还故国":怎敢奢望余生能回到故乡,
"独怜多难累衰亲":只可怜多灾多难连累了年迈的亲人。
"云阴不散黄龙雪":黄龙地区阴云不散积雪不化,
"柳色初开紫塞春":紫塞一带柳树刚发芽迎来初春。
"姜女石前频驻马":在姜女石前多次停下马,
"傍关犹是汉家人":靠近关口之处仍是汉家百姓。
# 傍关犹是汉家人:自注:关前有姜女望夫石。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边塞行旅诗。介绍了诗人流放途中出关的经历,描绘了边楼险峻、驿道喧嚣的边塞景象,以及黄龙积雪、紫塞春柳的景色。体现了流放生涯的艰辛,营造了孤寂悲怆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对衰亲的牵挂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2. 写作手法
对比:以“云阴不散黄龙雪”的塞外苦寒,衬“柳色初开紫塞春”的关内春色,通过景色冷暖对比,深化流放途中的思乡之情。用典:“姜女石前频驻马”,巧用孟姜女望夫石的典故,典故原意是孟姜女寻夫哭倒长城的悲怆故事,诗人借此暗喻自己离乡背井的悲苦心境。直抒胸臆:“敢望余生还故国,独怜多难累衰亲。”两句诗直接表达内心想法,“敢望”写出对返回故乡的渺茫期盼,“独怜”直白抒发因自身磨难连累衰老亲人的愧疚与怜惜,情感不加掩饰,直接流露流放中的悲苦与牵挂。
3. 分段赏析
首联:“边楼回首削嶙峋,筚篥喧喧驿骑尘”,前句写回首望见的边塞楼阁立于险峻山石之上,勾勒出边塞的雄奇与荒凉;后句以筚篥的喧嚣声和驿马扬起的尘土,渲染出流放途中的匆忙与嘈杂,开篇便奠定了沉郁的基调。颔联:“敢望余生还故国,独怜多难累衰亲”,前句直抒胸臆,写出诗人对能否活着回到故乡的绝望与迷茫;后句转向对亲人的牵挂,感叹自己的苦难连累了年迈的亲人,情感真挚而沉痛。颈联:“云阴不散黄龙雪,柳色初开紫塞春”,前句描绘塞外黄龙地区积雪不化、阴云密布的苦寒之景;后句写关内紫塞一带柳树初绿的春日景象,通过冷暖景色的对比,加深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尾联:“姜女石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前句写诗人在姜女石前多次停下马,借孟姜女的典故抒发悲苦;后句感叹靠近关口之处仍是汉家土地,却已远离故乡,充满了孤独与无奈之感。
上一篇:清·余怀《白鹭洲》
下一篇:清·周亮工《自剑津发燕江次西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