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ù
yuè

朝代:清作者:方文浏览量:3
liù
yuè
zhòng
qīn
gèng
zhuó
mián
yīn
hán
hún
qiū
tiān
shēng
bàn
bǎi
céng
jiàn
shì
kāng
bǐng
nián

译文

六月时节,即便盖着厚被,仍要再加一层绵衣,天气阴冷寒冷,完全像晚秋时节的天气一样。我活了五十岁,何曾见过这样的景象?记得这种异常的天气是发生在康熙丙午年。

逐句剖析

"六月重衾更着绵":六月时节,即便盖着厚被,仍要再加一层绵衣,

"阴寒浑似暮秋天":天气阴冷寒冷,完全像晚秋时节的天气一样。

"我生半百何曾见":我活了五十岁,何曾见过这样的景象?

"记是康熙丙午年":记得这种异常的天气是发生在康熙丙午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六月》是清代诗人方文创作的诗作。此诗首联描绘六月里人们需盖厚被、添加棉衣,阴寒的天气宛如深秋的奇异景象;颔联以“我生半百何曾见”直抒胸臆,表达对这种反常气候的震惊,点明该现象发生于康熙丙午年。全诗以质朴的语言,如实记录罕见的气候现象,反映出作者对异常天气的诧异与忧虑,为研究当时气候提供了生动的文学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六月重衾更着绵,阴寒浑似暮秋天”,诗人描绘了六月本应是炎热的季节,却需要盖着厚厚的被子,还要穿上棉衣,这种阴寒的天气完全就像暮秋时节一样。这里通过对天气和人们穿着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六月天气的反常,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种异常的寒冷。后两句:“我生半百何曾见?记是康熙丙午年”,诗人感慨自己活了半百之年,却从未见过这样的天气,强调了这种反常气候的罕见性。同时,明确指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康熙丙午年,将这一特殊的气候现象记录下来,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惊讶,也为后人了解当时的气候情况提供了具体的信息。这两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总结全诗的作用,使诗歌在内容上更加完整,也让读者对这种罕见的天气现象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朱彝尊《卖花声·相见罢凭阑》

下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