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由白云尽":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
# 道由白云尽:指山路在白云尽处,也即在尘境之外。道:道路。由:因为。
"春与青溪长":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 春:春意,即诗中所说的花柳。
"时有落花至":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
"远随流水香":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 香:芳香。,随:一作闻。
"闲门向山路":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
# 闲门:指门前清净,环境清幽,俗客不至的门。
"深柳读书堂":读书堂掩藏在茂密的柳树林中。
# 深柳:即茂密的柳树。
"幽映每白日":每当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
# 每:每当。,幽映:指“深柳”在阳光映照下的浓荫。
"清辉照衣裳":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描绘了友人山中隐居的幽趣,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
2. 写作手法
远近结合:从“道由白云尽”的山路远景,到“春与青溪长”的沿途风光,再到“闲门向山路”的别墅近景,最后聚焦“深柳读书堂”的室内一隅,空间转换清晰,画面如镜头推移般渐次展开。情景交融:全诗无一句直接抒情,却通过景物描写传递情感。如首联“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以高峻山势(白云尽头的山路)和绵延春色(与青溪共生的春光),暗衬诗人探寻隐居地的悠然心境;颔联“落花至”“流水香”以动态景物勾勒出盎然生机,全无伤春之感,反显怡然自得之情。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此得到印证,景物既是自然图景,亦是诗人情感的外化。
3. 分段赏析
首联勾勒出深入山林的图景。“道由白云尽”一句,表明通往别墅的路径始于白云尽头,足见此地山势高峻。如此起笔,巧妙省去此前登山的繁琐叙述,同时暗示诗人已行进在接近别墅的途中。“春与青溪长”则描绘出山路蜿蜒处,青溪相伴而行的景象。正值春日,山路绵长,溪水也悠悠不尽,而沿途春色竟与青溪一样绵延不绝——只因顺着青溪前行,繁花绿草连绵不断,仿佛春色也随流水延伸至远方。颔联紧承上文,细致描摹青溪与春色,暗透诗人的欣悦之情。“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中,“随”字尤为精妙:既赋予落花动态之感,又暗示诗人行进的脚步。由此可想象青溪上游春花静静绽放的景致,水面浮着花瓣,连流水都浸染着芬芳。落花随水流远,诗人沿溪而行,一路常见花瓣飘落溪中,竟觉潺潺流水都带着香气,全然不见“流水落花”的伤春情调,唯有怡然自得的心境。总括上面四句:开头是用粗略的笔墨写出山路和溪流,往下就用细笔来特写青溪,仿佛是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读者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水香。颈联“闲门向山路”点出此处人迹罕至,故门称“闲门”;主人偏爱观山,便将门朝向山路而开。“深柳读书堂”则写入院后所见:院中垂柳依依,主人的读书堂深藏在柳影之中,可见其是在山中潜心治学之人。尾联仍围绕别墅景致展开:“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因山林深邃茂密,即便白日里,也有清幽的光影洒落衣裳。这静谧的环境、宜人的气候,正是潜心读书的绝佳之所。诗至此戛然而止,余韵留于言外,让读者在回味中更觉意趣深长。
4. 作品点评
全诗通篇以景语贯穿,无一句直抒胸臆,却情韵丰沛、意境幽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中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以精妙笔触绘景,既勾勒出自然风物的形态,又为景致染上情感底色。更妙的是,景中暗藏人物踪迹——从其行动轨迹、神态意趣到心理活动,甚至身份背景,皆可从画面中窥见,让读者在感受直观美感的同时,品味到景外之韵。这种以景传情的笔法,使全诗余味绵长,展现出非同寻常的感染力,句句绘景,字字含情。
# 钟云:骨似王、孟,而气运隆厚或过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严整幽细,五言拗体中之佳者。
明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
# 水远、花香、山探、林密,书堂正当其处,何乐如云!看他“长”字、“时”字、“至”字、“远”字、“香”字,回环勾锁,一字不虚。“道由白云尽”是望见,“闲门向山路”是到来,非重复也。
清顾安、何文焕《唐律消夏录》
# “幽映”总上六句,“白日”应“春”字,“清辉”应“幽映”字。
清屈复《唐诗成法》
# 此中有元气,后人拟之,便浅薄无味。
清王阮亭、黄香石《唐贤三昧集笺注》
# 清宕傲逸,纯乎古作,不徒所谓拗律已也。
清谭宗《近体秋阳》
# 每事过求,则当前妙境,忽而不领。解此意,方见其自然之趣。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纯乎天籁(“时有”二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此以“深柳”句为主,言由白云尽处而来,见溪水长流,落花浮至,而门向山开,堂极深窈,虽白口唯清辉幽映耳(“闲门”二句下)。
清蘅塘退士、曹敏行《唐诗三百首》
#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十字亦有禅谛。
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
# 王孟胜景(“时有”二句下)。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 此寺起结皆不用谐律,弥见古雅。初学效之,恐有举鼎绝膑之患,仍以谐音为妥贴。
清俞陛云《诗境浅说》
上一篇:唐·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下一篇:唐·郑谷《鹭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