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ēng
zhōu
chéng
lóu

朝代:清作者:段玉裁浏览量:3
zhì
dié
cuó
é
chù
wén
dēng
lín
háo
xìng
bǎi
liáo
fēn
tān
shēng
yàn
xuān
zhōng
shān
cóng
lái
mèi
xūn
luò
yuán
tóng
hǎi
cài
méng
gāo
chù
gān
yún
shèng
cháo
shēng
jiào
yuán
wài
ǒu
wèi
chóu
biān
shì
liù
jūn

译文

城上短墙高峻地矗立在白色云霭中,登上城楼的豪迈兴致在百官间分享。江滩的声音不知厌倦地喧闹从古至今,山的景色向来在夕阳余晖中显得妩媚。洛水和沫水源头不同却一同奔向大海,蔡山和蒙山在高处独自直插云霄。圣明的朝廷声威教化原本没有地域界限,偶然为筹划边防而向六军立誓。

逐句剖析

"雉堞嵯峨矗碧雯":城上短墙高峻地矗立在白色云霭中,

# 碧:一作素。

"登临豪兴百寮分":登上城楼的豪迈兴致在百官间分享。

# 寮:一作僚。

"滩声不厌喧终古":江滩的声音不知厌倦地喧闹从古至今,

"山色从来媚夕曛":山的景色向来在夕阳余晖中显得妩媚。

"洛沫异源同赴海":洛水和沫水源头不同却一同奔向大海,

"蔡蒙高处独干云":蔡山和蒙山在高处独自直插云霄。

"圣朝声教原无外":圣明的朝廷声威教化原本没有地域界限,

"偶为筹边誓六军":偶然为筹划边防而向六军立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登雅州城楼(其一)》是清代段玉裁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诗人登上雅州城楼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城楼的巍峨、滩声的不息、山色的明媚、洛沫二水同奔大海、蔡蒙二山高耸入云的景象,最后抒发了为边疆安定而誓师的情怀。运用了描写等手法,展现了边塞山水的壮阔与诗人的壮志。全诗将写景与抒情结合,气势较为豪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雉堞嵯峨矗素雯,登临豪兴百寮分”:“雉堞嵯峨”写出城楼雉墙的高大险峻,“矗素雯”描绘其矗立在白色云霭之中,尽显雄伟。“登临豪兴百寮分”则点出诗人与百官一同登楼,心中满怀豪迈兴致,开篇便奠定了全诗的豪迈基调,展现了登楼时的壮阔场景与众人的心境。颔联“滩声不厌喧终古,山色从来媚夕曛”:“滩声不厌喧终古”写出江滩的水声不知疲倦地喧闹,从古至今从未停歇,充满动态;“山色从来媚夕曛”描绘山峦的景色向来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妩媚动人,呈现静态。两者动静相衬,展现了边塞山水的持久与秀美。颈联“洛沫异源同赴海,蔡蒙高处独干云”:“洛沫异源同赴海”写洛水和沫水虽源头不同,却一同奔向大海,体现了水的汇聚之力;“蔡蒙高处独干云”描蔡山和蒙山高耸,独自直插云霄,凸显了山的挺拔。此联展现了山水的壮阔气势。尾联“圣朝声教原无外,偶为筹边誓六军”:“圣朝声教原无外”赞美朝廷的声威教化本就遍及四方,“偶为筹边誓六军”则抒发了诗人偶然为筹划边防而誓师六军的壮志,将观景的豪情转为报国的壮志,升华了全诗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戴亨《哭陈进士宪图 其一》

下一篇:清·黄燮清《苏幕遮 皇觉寺至西竺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