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雕栏倚碧城":十二扇精美的雕栏倚靠在碧绿城墙旁,
"好拈彩管理芳情":适宜手持彩线来料理这美好的情思。
"枇杷门巷银镫影":枇杷树环绕的门巷里有银色灯盏的光影,
"杨柳亭台玉笛声":杨柳依依的亭台边传来玉笛的声音。
"昨夜星辰何黯淡":昨夜的星辰为何如此黯淡无光,
"当年云雨不分明":当年如胶似漆的爱情也不再清晰分明。
"茂陵久抱相如渴":我像司马相如久患消渴之症,
"香茗盈瓯为解酲":只能用满满一瓯香茶来解这相思的醉意。
1. 分段赏析
“十二雕栏倚碧城,好拈彩管理芳情”首联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十二扇精美的雕栏倚靠在碧绿的城墙旁,主人公手持彩线料理着美好的情思。“十二雕栏”和“碧城”营造出一种华丽而又浪漫的氛围,“好拈彩管理芳情”则表现出主人公对美好情感的珍视和用心,为全诗奠定了浪漫而又略带惆怅的基调。“枇杷门巷银镫影,杨柳亭台玉笛声”颔联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营造出优美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枇杷树环绕的门巷里有银色灯盏的光影,杨柳依依的亭台边传来玉笛的声音,视听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这种美好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形成对比,更突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昨夜星辰何黯淡,当年云雨不分明”颈联由景入情,回忆昨夜星辰黯淡,感慨当年爱情的不再分明。“昨夜星辰何黯淡”以景衬情,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失落;“当年云雨不分明”则直接表达了对过去爱情的怀念和对如今爱情不再的无奈,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茂陵久抱相如渴,香茗盈瓯为解酲”尾联运用司马相如的典故,以司马相如久患消渴之症自比,表达自己相思成疾。“香茗盈瓯为解酲”则表现出诗人只能借香茗来缓解相思之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上一篇:清·梁清标《踏莎行 其三 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