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陌云初霁":京城大道上空云气刚刚消散,
"皇衢柳已新":皇城大道上的柳树已经焕然一新。
"不同天苑景":不同于天苑中的景色,
"先得日边春":却先得到了太阳边的春色。
"色浅微含露":颜色浅淡微微带着露水,
"丝轻未惹尘":枝条轻盈还没有沾染灰尘。
"一枝方欲折":正想要折下一枝,
"归去及兹晨":回去赶上这早晨。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唐代的五言律诗,属于咏物题材。诗人通过描绘长安新柳在雨后初晴的清新姿态,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作者选取了京城大道上刚刚焕然一新的柳树作为描写对象,从云霁、柳新入手,细致地刻画了柳树的颜色、形态,如“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生动地展现了新柳的娇嫩与清新。最后以“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表达出诗人对这美好春景的喜爱与珍惜。
2. 写作手法
对比:“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将新柳与皇家苑囿中的景致作对比,写出它未沾宫苑华贵之气,却先于别处沐得春日暖阳的特质,既凸显新柳的早发与清劲,又暗寓其不附权贵、独得自然生机的品格,于对比中见出诗人对新柳的偏爱。白描:“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这两句以极简练的笔墨,不加修饰地勾勒出新柳的形态与特质:“色浅”直写柳叶初萌时的淡绿色泽,“微含露”点出枝条上凝结的细小露珠,尽显清新娇嫩;“丝轻”描绘柳条的纤细柔软,“未惹尘”则写出新柳初生、尚未沾染俗世尘埃的洁净。全句未用比喻、夸张等修辞,仅以朴素直白的语言捕捉新柳最鲜明的视觉特征,如同素描般寥寥数笔便使初春新柳的鲜活之态跃然纸上,符合白描“不施浓墨重彩,仅以线条勾勒神貌”的特点。
3. 分段赏析
首联:“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九陌”“皇衢”点明了地点是京城大道,“云初霁”描绘出雨后初晴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之感。“柳已新”则直接点明主题,新柳在雨后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出春天的活力。颔联:“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将新柳与天苑中的景色作对比,“不同”突出了新柳的独特。“先得日边春”赋予了新柳一种特殊的地位,仿佛它率先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增添了新柳的神秘与美好。颈联:“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细致地描绘了新柳的颜色和形态。“色浅”写出柳树颜色的淡雅,“微含露”则表现出柳树的娇嫩。“丝轻未惹尘”进一步强调了柳条的轻盈,没有沾染世俗的尘埃,使新柳的形象更加高洁。尾联:“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一枝方欲折”表达了诗人想要折下一枝新柳的冲动,体现了他对新柳的喜爱。“归去及兹晨”则说明诗人想要趁着这美好的早晨将新柳带回去,表达了他对这美好春景的珍惜之情。
4. 作品点评
作为唐代柳文化的代表性诗作之一,此诗既呈现了长安春日的典型景致,又以“未惹尘”暗喻文人的高洁品格,在《全唐诗》同类题材作品中具有独到的审美价值。
下一篇:唐·李世民《咏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