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谁能与事期":世上的人谁能预先约定事情的发展呢,
"解携多是正欢时":分别大多是在正欢乐的时候。
"人间不遣有名利":如果人间没有名利之争,
"陌上始应无别离":那么道路上应该就不会有离别了。
"晚渡待船愁立久":傍晚在渡口等待船只,忧愁地站立了很久,
"乱山投店独行迟":在杂乱的山中投宿旅店,独自缓缓前行。
"我今漂泊还如此":我现在漂泊的状态还是这样,
"江剑相逢亦未知":即使日后在江边偶然相逢,也不一定认得出彼此了。
1. 分段赏析
首联“举世谁能与事期,解携多是正欢时”,开篇以感慨世事难料起笔,“谁能与事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迷茫,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情感基调,引发读者对人生不确定性的思考。“解携多是正欢时”进一步阐述分别的无奈,“正欢时”强调了分别的不合时宜,增添了离别的哀伤氛围,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的惆怅之情。颔联“人间不遣有名利,陌上始应无别离”,运用假设的手法,“不遣有名利”是一种理想状态,通过这种假设,诗人表达了对名利导致人们分离的批判和不满,深化了诗歌的主题。“陌上始应无别离”承接上句假设,指出如果没有名利之争,就不会有离别,进一步强调了名利对人际关系的破坏,使诗歌的思想内涵更加深刻。颈联“晚渡待船愁立久,乱山投店独行迟”,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渡口等待船只的情景,“愁立久”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孤寂和忧愁,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漂泊的艰辛。“乱山投店独行迟”继续描写诗人在杂乱山中投店的情景,“独行迟”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缓慢的步伐,进一步渲染了漂泊的孤寂氛围。尾联“我今漂泊还如此,江剑相逢亦未知”,直接抒发诗人对自己漂泊现状的感慨,“还如此”强调了这种漂泊状态的持续和无奈,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的心酸。“江剑相逢亦未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友人重逢的担忧,“亦未知”体现出一种不确定性和迷茫,深化了诗歌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唐·顾况《梅湾》
下一篇:唐·王毂《杂曲歌辞·苦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