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yǒu
rén

朝代:唐作者:李昌符浏览量:1
shì
shuí
néng
shì
jiě
xié
duō
shì
zhèng
huān
shí
rén
jiān
qiǎn
yǒu
míng
shàng
shǐ
yīng
bié
wǎn
dài
chuán
chóu
jiǔ
luàn
shān
tóu
diàn
xíng
chí
jīn
piāo
hái
jiāng
jiàn
xiāng
féng
wèi
zhī

译文

世上的人谁能预先约定事情的发展呢,分别大多是在正欢乐的时候。如果人间没有名利之争,那么道路上应该就不会有离别了。傍晚在渡口等待船只,忧愁地站立了很久,在杂乱的山中投宿旅店,独自缓缓前行。我现在漂泊的状态还是这样,即使日后在江边偶然相逢,也不一定认得出彼此了。

逐句剖析

"举世谁能与事期":世上的人谁能预先约定事情的发展呢,

"解携多是正欢时":分别大多是在正欢乐的时候。

"人间不遣有名利":如果人间没有名利之争,

"陌上始应无别离":那么道路上应该就不会有离别了。

"晚渡待船愁立久":傍晚在渡口等待船只,忧愁地站立了很久,

"乱山投店独行迟":在杂乱的山中投宿旅店,独自缓缓前行。

"我今漂泊还如此":我现在漂泊的状态还是这样,

"江剑相逢亦未知":即使日后在江边偶然相逢,也不一定认得出彼此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昌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送别友人展开,蕴含着深沉的人生感慨。首联以感慨世事无常、分别常发生在欢乐之时开篇。颔联通过假设没有名利之争就不会有离别,进一步深化了对分别的无奈和对世事的思考。颈联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渡口等待船只以及独自在乱山中投店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漂泊的孤寂与愁苦。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现状的无奈,以及对未来与友人可能重逢却难以相认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晚唐时期文人在动荡社会中的漂泊与迷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举世谁能与事期,解携多是正欢时”,开篇以感慨世事难料起笔,“谁能与事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迷茫,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情感基调,引发读者对人生不确定性的思考。“解携多是正欢时”进一步阐述分别的无奈,“正欢时”强调了分别的不合时宜,增添了离别的哀伤氛围,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的惆怅之情。颔联“人间不遣有名利,陌上始应无别离”,运用假设的手法,“不遣有名利”是一种理想状态,通过这种假设,诗人表达了对名利导致人们分离的批判和不满,深化了诗歌的主题。“陌上始应无别离”承接上句假设,指出如果没有名利之争,就不会有离别,进一步强调了名利对人际关系的破坏,使诗歌的思想内涵更加深刻。颈联“晚渡待船愁立久,乱山投店独行迟”,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渡口等待船只的情景,“愁立久”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孤寂和忧愁,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漂泊的艰辛。“乱山投店独行迟”继续描写诗人在杂乱山中投店的情景,“独行迟”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缓慢的步伐,进一步渲染了漂泊的孤寂氛围。尾联“我今漂泊还如此,江剑相逢亦未知”,直接抒发诗人对自己漂泊现状的感慨,“还如此”强调了这种漂泊状态的持续和无奈,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的心酸。“江剑相逢亦未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友人重逢的担忧,“亦未知”体现出一种不确定性和迷茫,深化了诗歌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顾况《梅湾》

下一篇:唐·王毂《杂曲歌辞·苦热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