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qíng
shì
èr

朝代:清作者:费墨娟浏览量:3
nián
nián
chūn
hǎo
jǐn
yóu
jiāng
yān
jiàn
wài
liú
shǔ
luò
huā
yīn
zuò
jiǔ
qīng
tíng
fēi
shàng
sāo
tóu

译文

每年春天最美好的时候,都能在繁花似锦的堤岸上游览,江水的颜色和着淡淡的烟雾,从栏杆外面流淌蔓延开去。因为坐着长时间地细数飘落的花瓣,不知不觉就过了很久,一只蜻蜓轻盈地飞过来,停在了头上的玉簪上。

逐句剖析

"年年春好锦堤游":每年春天最美好的时候,都能在繁花似锦的堤岸上游览,

# 年年春好锦堤游:元王恽《清明日锦堤行乐》:“浪说兰亭禊事修,年年春好锦堤游。花翻舞袖惊歌板,柳隔高城暗酒楼。绿树恐应春事老,金鞭重为使君留。竹西路晚归时醉,何处珠帘半上钩。”

"江色和烟槛外流":江水的颜色和着淡淡的烟雾,从栏杆外面流淌蔓延开去。

# 江色和烟槛外流:唐徐铉《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海门山下一渔舟,中有高人未白头。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泉声漱玉窗前落,江色和烟槛外流。今日君臣厚终始,不须辛苦画双牛。”槛:栏杆。

"细数落花因坐久":因为坐着长时间地细数飘落的花瓣,不知不觉就过了很久,

# 细数落花因坐久:宋王安石《北山》:“北山输绿涨横波,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蜻蜓飞上玉搔头":一只蜻蜓轻盈地飞过来,停在了头上的玉簪上。

# 蜻蜓飞上玉搔头:唐刘禹锡《和乐天春词》:“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搔头:簪的别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晴即事(其二)》是清代费墨娟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展现出春日里在锦堤游览的场景,传递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与游览时的惬意;后两句通过细数落花、蜻蜓停落等细节,流露出内心的闲适以及与自然相融的宁静。此诗语言清新自然,却富有画面感,将春日景致与人物情态巧妙结合,蕴含着对春日美好与闲适生活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年年春好锦堤游”,以“年年”开篇,既体现出这种春日游览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又暗含着诗人对春日的喜爱早已成为习惯。“春好”直接点出春天的美好,“锦堤”则用“锦”字形容堤岸,暗示堤岸旁繁花盛开如锦缎般绚烂,为全诗奠定了明快愉悦的基调。这句看似平实的叙述,却将诗人对春日锦堤的眷恋融入其中,让读者能感受到那份对美好春光的期待与享受。“江色和烟槛外流”,着眼于眼前的景致。“江色”与“烟”写出了江水在烟雾笼罩下朦胧柔和的样子,“槛外流”则明确了这一景象所处的位置,栏杆之外,既展现出视野的开阔,又让江色与烟霭流动的状态跃然纸上。这里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柔美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春日游览的惬意氛围。“细数落花因坐久”,将目光从远景拉回自身的动作与状态。“细数落花”这一行为,细腻地展现出诗人对落花的关注,透露出内心的闲适;“因坐久”则说明诗人久坐未动,一方面是因为沉浸在赏落花的乐趣中,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春日时光的悠然。此句通过对人物行为的刻画,把诗人享受春光时的专注与闲适展现得淋漓尽致。“蜻蜓飞上玉搔头”,以一个生动的细节收尾。“蜻蜓”是春日里常见的小生灵,它“飞上玉搔头”的举动十分轻盈自然,既写出了蜻蜓的灵动,又暗示了诗人久坐时的安静,唯有足够安静,蜻蜓才会毫无顾忌地停落。这一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意趣,不仅让整首诗的意境更加鲜活,更从侧面烘托出诗人与自然相融的宁静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沈皞日《燕山亭 高稷园招同锡鬯武曾覃九集七月十五夜即事》

下一篇:清·姚燮《金上舍贻西洋玫瑰露荔枝酒酬以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