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ó
fēng
shào
nán
gān
táng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fèi
gān
táng
jiǎn
shào
suǒ
fèi
gān
táng
jiǎn
bài
shào
suǒ
fèi
gān
táng
jiǎn
bài
shào
suǒ
shuì

译文

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砍细细养护,曾是召伯居住处。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毁细细养护,曾是召伯休息处。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折细细养护,曾是召伯停歇处。

逐句剖析

"蔽芾甘棠":棠梨树郁郁葱葱,

# 甘棠:棠梨,杜梨,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蔽芾:小貌。一说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芾,盛貌。蔽,谓可蔽风日也。

"勿剪勿伐":不剪不砍细细养护,

# 伐:砍伐。,勿:不要。

"召伯所茇":曾是召伯居住处。

# 茇:草舍,此处用为动词,居住。,召伯:即召公,姬姓,封于燕。

"蔽芾甘棠":棠梨树郁郁葱葱,

"勿剪勿败":不剪不毁细细养护,

# 败:伐,毁坏。

"召伯所憩":曾是召伯休息处。

# 憩:休息。

"蔽芾甘棠":棠梨树郁郁葱葱,

"勿剪勿拜":不剪不折细细养护,

# 拜:拔也,攀爬毁坏,一说屈,折。

"召伯所说":曾是召伯停歇处。

# 说:通“税”,休憩,止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国风・甘棠》作为《诗经》中的一首,以质朴笔触勾勒出动人篇章。诗歌借民众对甘棠树的珍视与守护,深情讴歌召公的贤明德政,寄托深切怀念之情。全诗采用赋的手法,层层铺叙,意象简洁纯粹,却蕴含厚重深意,情感表达直白而恳切,尽显古典诗歌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史记・燕召公世家》清晰记载了此诗渊源:召公治理西方时,深受百姓爱戴。他巡视乡邑,常在棠树下处理狱讼政务,上至侯伯下至平民,皆能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召公离世后,百姓感念其政,爱屋及乌守护棠树,并作《甘棠》传颂。诸多民间传说与地方志也印证,召伯南巡时,从不占用民宅,于甘棠树下决断是非、栖身歇宿,以解民忧。这般体恤民情、不扰百姓的贤能之士,深植民心,故而民众以诗寄情,抒怀念追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属于《诗经》“国风・召南”中的作品,是一首怀人颂德诗。诗中描绘了人们对甘棠树的爱护,借“勿翦勿伐”“勿翦勿败”“勿翦勿拜”等表述,体现民众对曾在树下休息、理政的召伯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表达了百姓对贤良官吏的爱戴。

2. 写作手法

以实写虚:诗里甘棠树是实,召公的品质与人们对他的爱为虚。通过实实在在的甘棠树,如“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虽未直接着墨于召公的品德,但人们对甘棠树的爱护,让召公仁厚、为民的品质在这对树的情感中得以体现,引发人们对召公品质的无限遐想,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以实写虚,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主题。借物抒情:通过描写百姓对甘棠树的保护,禁止人们剪枝、砍伐等行为,将对召伯的深厚情感寄托于甘棠树,借物抒情,含蓄而深沉。以小见大:诗中“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人们因对召公的爱戴,进而珍视召公曾休憩过的甘棠树。通过对甘棠树这一小事物的爱护,以小见大,展现出对召公这位仁民爱物之人的无限敬爱。人们对甘棠树的态度,映射出召公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从对树的情感延伸至对人的情感,使召公的形象与品质得以彰显。

3. 分段赏析

第一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开篇描绘出一棵枝叶茂盛的甘棠树,随即发出“勿翦勿伐”的恳切呼吁,禁止人们对甘棠树进行修剪砍伐。如此珍视甘棠树的原因,是“召伯所茇”,原来召伯曾在这棵树下居住理政。简单几句,便点明树与人的关联,百姓对甘棠树的爱护之情初现,也让读者感受到召伯在百姓心中的特殊地位,奠定了全诗怀念感恩的基调。第二章:“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再次描绘甘棠树的繁茂,重申保护之意,不过此处将禁令换成“勿翦勿败”,强调不能破坏甘棠树的枝叶。相较于首章“伐”的连根砍断,“败”的程度稍轻,但依然体现出百姓对甘棠树的珍视。“召伯所憩”表明召伯曾在树下休息,这一细节进一步拉近了召伯与甘棠树的联系,也使得百姓对甘棠树的爱护之情更进一层,对召伯的怀念也更为深沉。第三章:“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第三次描绘甘棠树的可爱模样,保护指令变为“勿翦勿拜”,“拜”意为攀折,动作幅度更小,却愈发凸显百姓对甘棠树的小心翼翼。“召伯所说”,说明召伯曾在此处停留。从“所茇”“所憩”到“所说”,召伯在树下的行为时间逐渐缩短,可百姓对其停留之处的甘棠树,爱护之情却丝毫不减,反而通过这组动词的变化,将百姓对召伯的崇敬、爱戴之情推向高潮,深刻体现出召伯德政深入人心,令人久久怀念。

4. 作品点评

诗篇共三章,每章仅三句,却巧妙构建起“见树忆人,因念护树”的情感脉络,使人物与景物浑然交融。诗中对甘棠树的呵护之情层层递进,从严禁砍伐,到不许损毁,再到不可攀折,尽显珍视之意。这份深情,皆源自百姓对召伯施行德政的由衷感恩。诗人先以恳切禁令强调护树之重,再缓缓道出缘由,行文曲折有致,足见遣词造句之功力。全篇将对召伯的倾慕寄于甘棠,直至文末方才点题,以实写虚,情感深厚真挚,余韵悠长,诸多深意尽藏于字里行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渔父》

下一篇:先秦·佚名《黄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