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叔将娶于范氏":董叔将要迎娶范氏进门,
# 范氏:晋国正卿范宣子的女儿范祁。
"叔向曰":叔向说:“
# 叔向:晋国大夫。
"范氏富":范氏是富贵人家,
"盍已乎":为什么不放弃(
"曰":董叔说:“
"欲为系援焉":想要结交攀附他们。”
# 系援:指可攀附求助的对象。
"他日":之后的某一天,
# 他日:往后的某一天。
"董祁诉于范献子":范祁(范氏)向(她的哥哥)范献子哭诉,
# 范献子:范祁的哥哥。,董祁:范祁嫁给董叔后便称董祁。
"曰":说:“(
"不吾敬也":董叔)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范献子抓起(董叔)把他吊在槐树上。
# 纺:通“绷”。捆绑,悬挂;束缚。,执:逮捕,捉拿。
"叔向过之":叔向经过董叔处。
"曰":(董叔
"子盍为我请乎":)说
"叔向曰":叔向说:“(
"求系得系矣":你)
"求援得援矣":想要结交的已经结交了,
"欲而得之":想要攀附的也已经攀附了,(
"又何请乎":你)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讽喻故事。此文讲述董叔为攀附权贵与范氏联姻,因不尊重妻子遭严惩,叔向以犀利回应讽刺其贪图权势,揭示古代婚姻与权力利益的复杂关系,警示勿盲目追权,应审慎行事。
2. 分段赏析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这几句以简洁的对话,直接点明故事核心。叔向对董叔与范氏联姻提出质疑,认为范氏富有的背景可能带来隐患,劝其放弃。董叔的回答直白坦率,毫不掩饰自己想要借助范氏权势巩固地位、获取支持的意图,将董叔攀附权贵的功利心态展露无遗,也为后续故事发展埋下伏笔。“他日,董祁诉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这段文字简洁地交代了矛盾的爆发与结果。董祁向兄长范献子控诉董叔对自己不尊重,范献子直接采取强硬手段,将董叔绑在庭院槐树上。此处未对董叔“不敬”的具体行为和范献子愤怒的原因过多展开,却通过“执”“纺”等动作,凸显出权贵阶层处理问题的专断,也让董叔攀附权贵却陷入困境的处境更具戏剧性。“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乎?’”董叔向叔向求救,叔向的回应充满讽刺意味。他用董叔当初想要“系援”的话,点明董叔如今被捆绑(“系”)、陷入困境,正是他追求权势(“援”)所必然导致的结果,无需他人求情。叔向的话语冷静客观,既揭露了董叔行为的愚蠢,也将故事的主旨升华,警示人们不要被权势迷惑,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上一篇:先秦·诗经《鹑之奔奔》
下一篇:先秦·佚名《喜怒哀乐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