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ì
chūn
qiū
yǐn
shī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1
jiāng
huǐ
zhī
zhòng
lèi
zhī
jiāng
zhī
xīn
gāo
zhī
jūn
jūn
zhèng
xíng
jūn
jiàn
rén
kuān
jìn
wéi
dìng
guó

译文

想要毁灭某物。必定先重重地积累其负担。想要使其跌倒。必定先高高地托起。以君子之道为君。就应当公正不阿,以此推行仁德。以对待百姓的方式为君,就应当宽厚待民。以此让他们竭尽所能。只有遵循上述法则,才能使国家安定。

逐句剖析

"将欲毁之":想要毁灭某物。

"必重累之":必定先重重地积累其负担。

"将欲踣之":想要使其跌倒。

"心高举之":必定先高高地托起。

"君君子则正":以君子之道为君。

"以行其德":就应当公正不阿,以此推行仁德。

"君贱人则宽":以对待百姓的方式为君,就应当宽厚待民。

"以尽其力":以此让他们竭尽所能。

"唯则定国":只有遵循上述法则,才能使国家安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吕氏春秋引逸诗》是先秦时期的诗。作者不详。前四句以直观的生活现象为喻,揭示事物矛盾转化的规律,体现“欲抑先扬”的辩证智慧;后四句转向政治哲学,主张君主对君子当以公正行德政,对百姓当以宽和聚民力,最终强调遵循上述法则方能安定国家。全文以简劲的语言将自然规律与治国之道相贯通,既包含对事物发展逻辑的深刻洞察,又体现“德政”与“民本”的政治理念,展现了先秦诸子思想中辩证思维与治世智慧的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将欲毁之,必重累之”,若想毁掉某物,往往要先让它负担加重。“重累”指层层叠加压力,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事物自然会走向毁坏。这体现了一种辩证思考,说明事物的发展常因过度积累而走向反面,就像重物持续叠加会压垮支撑物,蕴含着对因果关系的朴素认知。“将欲踣之,必高举之”,“踣”是跌倒的意思,此句说想让某物倒下,需先把它举高。举高后物体根基不稳,更容易倾覆。这一说法以常见现象作比,指出事物在被推至极端时易失衡,暗含“物极必反”的道理,提醒人们警惕表面的“高举”可能隐藏的倾覆风险,体现古人对矛盾转化的观察。“君君子则正,以行其德”,前一个“君”是动词,指对待君子。句意是君主治理君子时应秉持公正,以此推行德政。“正”强调处事不偏私,让贤德之人在公正的环境中施展才能,体现了儒家“选贤与能”的治国理念,认为公正待贤是推行仁德的基础,关乎为政者的德行表率。“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贱人”指百姓,“君贱人”即治理百姓。这里主张用宽和的方式对待民众,让他们能安心出力。“宽”意味着减轻苛政,给予生存空间,民众得以休养生息,自然会为国家尽力。此句体现民本思想,认为宽政是凝聚民力的关键,与“政简民安”的治国思路一致。“唯则定国”,“则”指上述的规律和原则,整句意为只有遵循这些法则,国家才能安定。前四句讲事物发展的辩证道理,后四句讲治国的具体方法,此处总结强调按规律施政的重要性,将辩证思维与政治实践结合,指出治国需兼顾事物本质规律与为政之道,方能实现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诗经《采蘩》

下一篇:先秦·屈原《九歌·东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