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彼柏舟":柏木小船在河中漂荡,
# 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
"亦泛其流":随波逐流任意飘荡。
# 流:中流,水中间。,亦:语首助词。
"耿耿不寐":心忧愁难以入眠,
# 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
"如有隐忧":好像有着深藏的忧伤。
# 隐忧:深忧。隐:痛。
"微我无酒":不是想喝没好酒,
# 微:非,不是。
"以敖以游":姑且散心去遨游。
# 敖:同“遨”,与“游”同义。
"我心匪鉴":我心并非青铜镜,
# 鉴:铜镜。,匪:非。
"不可以茹":不能不分善恶都容纳。
# 茹:猜想;容纳。
"亦有兄弟":也有长兄与小弟,
"不可以据":不料兄弟难依凭。
# 据:依靠。
"薄言往愬":前去诉苦求安慰,
# 愬:同“诉”,告诉,诉说。,薄言:语助词。
"逢彼之怒":却遭遇他们的怒气。
"我心匪石":我心并非卵石圆,
"不可转也":不能随便来滚转。
"我心匪席":我心并非草席软,
"不可卷也":不能任意来翻卷。
"威仪棣棣":雍容娴雅有威仪,
# 棣棣:《康熙字典》:“《集韵》:‘徒耐切’,《韵会》:‘待戴切’,《正韵》:‘度耐切’,并音‘代’(队韵)。棣棣,闲习貌”;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的样子。
"不可选也":不能荏弱被欺瞒。
# 选:算,筹算,算计,引申为因计较得失而改变准则;一说屈挠退让。
"忧心悄悄":忧愁重重难排除,
# 悄悄:忧愁貌。
"愠于群小":被一群小人怨恨恼怒。
# 群小:成群的小人,指众妾。,愠:恼怒,怨恨。
"觏闵既多":碰到患难已很多,
# 闵:痛,指患难。,觏:同“遘”,遭逢,遭受。
"受侮不少":受到的侮辱也不少。
"静言思之":静下心来仔细想,
# 静言:静静地。言,而,结构助词。
"寤辟有摽":醒来捶胸顿足长叹息。
# 摽:捶,打。,辟:通“擗”,捶胸。,寤:交互;一说通“啎”,逆,相逢的意思。
"日居月诸":太阳啊月亮,
# 日居月诸:《诗经》常以日月比喻夫妻关系。居、诸,语助词。
"胡迭而微":为何明暗相交迭?
# 微:亏缺,隐微无光,指日蚀、月蚀。,迭:更动。,胡:何。
"心之忧矣":我心中的忧愁啊,
"如匪浣衣":就像没洗的脏衣。
# 浣:洗涤。
"静言思之":静下心来仔细想,
"不能奋飞":不能奋起高飞越。
# 奋飞:振翅高飞,有摆脱烦恼的意思。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怨诗。全诗以“隐忧”为主线,通过描写女主人公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愤懑之情。诗中多处运用比喻等手法,借柏舟漂荡比喻女子飘摇心境,倾诉其遭遇不偶、受群小倾陷却无可诉说的怨愤。她欲向兄弟倾诉却遭拒,进而感慨心坚如石席,坚守尊严。又因受制于小人,历经患难侮辱而悲叹,尽显渴望自由却无力摆脱的无奈。全诗语言凝重委婉,善用比喻,情感浓烈深挚,格调阴郁,形象地塑造出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
2. 写作手法
比喻:诗中多处运用比喻,如“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以铜镜可照纳万物对比,表明心非铜镜,不会无原则包容、隐忍,清晰展现女子坚守本心、不愿苟且的态度;“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以石头不能转动、草席不能翻卷,形象地表明主人公坚守自我、不屈从于困境的坚定心志;“心之忧矣,如匪澣衣”,将忧愁比作未洗的脏衣,生动体现出忧愁的难以排解。起兴:首章“泛彼柏舟,亦泛其流”,以柏舟在水中漂荡起兴,引出女子内心的“隐忧”,使情感表达委婉含蓄,为全诗奠定基调。虚实结合:“泛彼柏舟,亦泛其流”为虚写,想象柏舟漂荡之态,喻女子飘摇心境;“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是实写,刻画女子夜不能寐、被忧愁缠绕的真实模样,虚实相生,强化“忧”的深沉。直抒胸臆:第四章“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直接倾诉因受群小欺侮,遭遇诸多苦难的愤懑与委屈,不加掩饰地抒发内心忧愁、怨怒,让情感冲击更强烈。排比:“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句式结构相似,以“匪……不可……”排比,增强语势,层层强化心志,坚定的表达,凸显女子坚守自我的决心。
3. 分段赏析
全诗共五章三十句。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那用柏木精心打造的舟船,坚固而耐用,本应安稳行驶,却在这茫茫江河中随波漂荡,无所依傍。这恰似女子那飘摇不定、孤苦无依的心境。在这般心境下,她“耿耿不寐,如有隐忧”,长夜漫漫,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中仿佛藏着无尽的忧愁,如影随形。或许有人会想,饮酒遨游或许能消解这忧愁。然而,她这深藏心底的“隐忧”,并非几杯美酒所能驱散,也不是四处遨游就能逃避的。这忧愁之深、之痛,已深入骨髓,难以消解。一个在暗夜中独自煎熬、辗转难眠的女子形象,就这样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次章紧承首章,这无以排解的忧愁,若有人能倾听、分担,那该多好!女子虽向来逆来顺受,可如今已忍无可忍,满心的委屈与痛苦,急欲一吐为快。当她想要倾诉时,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兄弟。在她心中,兄弟本应是依靠,可谁能想到,却是“不可以据”。她鼓起勇气,勉强前往,想要诉说心中的苦闷,却“逢彼之怒”,旧愁未诉,又添新恨。自己的手足之亲尚且如此冷漠,更何况他人呢?这世间,既无人能包容她的委屈,又无人能倾听她的心声。用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话说,这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第三章是女子的反躬自省之词。前四句,她以比喻表明心志,虽无法消解忧愁,但自己的心志坚如磐石、韧如草席,绝不能屈服于人。“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她坚定地表示:即便自己不容于人,他人也休想夺走她的志向。她定要坚守自己的尊严,绝不屈挠退让。这份坚毅,着实令人同情,更让人敬佩。那主人公如山如水的愁恨究竟从何而来?第四章给出了答案。原来,她受制于那些小人,却又无力对付他们。“觏闵既多,受侮不少”,这一对句,如泣如诉,倾诉着她的悲惨遭遇,满腹辛酸,尽在其中。入夜,她静静地思量这一切,不由自主地抚心拍胸,连声叹息,自悲身世,满心凄凉。末章作结,前两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女子在无可奈何之际,将目光投向了日月。日月,是上天的使者,是光明的象征。人穷则反本,正如司马迁所说“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女子怨日月的微晦不明,实则是她的忧痛太深,以至于觉得日月都失去了光辉。她内心极度渴望自由,却空有奋飞之心,而无奋飞之力,只能徒然叹息。出语如泣如诉,一个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就这样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对于女主人公的身份以及“小人”所指何人,众说纷纭。在诸多观点中,认为女主人公是贵族妇人、“群小”为众妾的说法,得到了较多人的支持。
4. 作品点评
全诗紧绕“忧”字,如抽丝剥茧般层层递进,将深不见底的忧愁织成绵密的网。这愁绪既无可倾诉之处,亦无宣泄之径,更无消解之法,五章浑然一体,似潺潺流水,将满腔悲怆娓娓道来。行文间,语言凝练而不失委婉,情感浓烈如醇酒,深挚似磐石。诗人匠心独运,巧用多种修辞手法,其中“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堪称神来之笔,以石之坚、席之柔为喻,将坚定不屈的内心刻画得入木三分,其精妙绝伦的表达,引得后世诗人频频引用。
# 妇人不得于其夫,故以柏舟自比,言:以柏为舟,坚致牢实,而不以乘载,无所依薄,但泛然于水中而已。故,其隐忧之深如此,非为无酒可以遨游而解之也。《列女传》以此为妇人之诗,今考其辞气,卑顺柔弱,且居变风之首,而与下篇相类,岂亦庄姜之诗欤?
宋朱熹《诗集传》
# 耿耿之义,如物不去,如火不熄,不寐人深知此苦。寤辟有摽,写忧极惨切,妙在静言思之,以闲恬出之,意思便蕴藉。
清牛运震《诗志》
# 通篇措词委婉幽抑,取喻起兴巧密工细,在朴素的《诗经》中是不易多得之作。
现代俞平伯《葺芷缭衡室读诗札记》
# 我国古籍镜喻亦有两边。一者洞察:物无遁形,善辨美恶……二者涵容:物来斯受,不择美恶;如《柏舟》此句。前者重其明,后者重其虚,各执一边。
现代钱锺书《管锥编》
上一篇:先秦·诗经《羔羊(羔羊之皮)》
下一篇:先秦·诗经《汾沮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