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
·
shào
mìng​

朝代:先秦作者:楚辞(先秦及汉代)浏览量:2
qiū
lán
luó
shēng
táng
xià
绿
huā
fāng
fēi
fēi
rén
yǒu
měi
sūn
chóu
qiū
lán
qīng
qīng
绿
jīng
mǎn
táng
měi
rén
chéng
yán
chū
chéng
huí
fēng
zài
yún
bēi
bēi
shēng
bié
xīn
xiāng
zhī
huì
dài
shū
ér
lái
ér
shì
宿
jiāo
jūn
shuí
yún
zhī
yóu
jiǔ
chōng
fēng
zhì
shuǐ
yáng
xián
chí
yáng
zhī
ē
wàng
měi
rén
wèi
lái
lín
fēng
huǎng
hào
kǒng
gài
cuì
jīng
dēng
jiǔ
tiān
huì
xīng
sǒng
cháng
jiàn
yōng
yòu
ài
sūn
wéi
mín
zhèng

译文

秋天的兰草和细叶芎藭,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嫩绿叶子夹着洁白小花,香气浓郁沁入我的肺腑。人们自有他们的好儿好女,你为什么那样地忧心忡忡?秋天的兰花真茂盛,绿叶紫茎郁郁葱葱。满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忽然间都与我致意传情。我来时不语出门也不告辞,驾起旋风树起云霞的旗帜。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带,我忽然前来又忽然远离。日暮时在天帝的郊野住宿,你等待谁久久停留在云际?我愿与你同游九河之上,逆风骤起啊,河水翻涌起层层波浪。同你到日浴之地咸池洗头,到日出之处把头发晾干。远望美人啊仍然没有来到,我迎风高唱恍惚幽怨。孔雀翎制车盖翠鸟羽饰旌旗,你升上九天抚持彗星。一手举长剑一手抱幼童,只有你才是人民的主宰。

逐句剖析

"秋兰兮麋芜":秋天的兰草和细叶芎藭,

# 麋芜:麋,一作蘪。即“蘼芜”,细叶芎藭,叶似芹,丛生,七、八月开白花。根茎可入药,治妇人无子。,秋兰:兰的一种。古所谓兰草,叶茎皆香。秋天开淡紫色小花,香气更浓。古人以为生子之祥。

"罗生兮堂下":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

# 堂:神堂。,罗生:并列而生。

"绿叶兮素华":嫩绿叶子夹着洁白小花,

# 素华:一作“素枝”,开满白花的枝杈。《楚辞考异》引一本作“华”。王逸《楚辞章句》释此句为“吐叶垂华”,则本作“华”。

"芳菲菲兮袭予":香气浓郁沁入我的肺腑。

# 予:我,男巫以大司命口吻自谓。,袭:指香气扑人。一说侵袭。,芳菲菲:香气浓郁。

"夫人兮自有美子":人们自有他们的好儿好女,

# 美子:美好的孩子。,夫:发语词,兼有远指作用。

"荪何以兮愁苦":你为什么那样地忧心忡忡?

# 何以:因何。以,同“㠯”。,荪:溪荪,石菖蒲,一种香草。古人用以指君王等尊贵者。诗中指少司命。

"秋兰兮青青":秋天的兰花真茂盛,

# 青青:借为“菁菁”,草木茂盛貌。

"绿叶兮紫茎":绿叶紫茎郁郁葱葱。

"满堂兮美人":满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

# 美人:指祈神求子的妇女。一说指参加祭祀的人们。

"忽独与余兮目成":忽然间都与我致意传情。

# 目成:用目光传情,达成默契。,余:我,少司命自谓。,忽:很快地。

"入不言兮出不辞":我来时不语出门也不告辞,

"乘回风兮驾云旗":驾起旋风树起云霞的旗帜。

# 云旗:以云为旗。,回风:旋风。

"悲莫悲兮生别离":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

# 悲莫悲:悲没有比……更悲。

"乐莫乐兮新相知":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

"荷衣兮蕙带":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带,

# 蕙带:蕙草编织的衣带。,荷衣:用荷做的衣服。

"儵而来兮忽而逝":我忽然前来又忽然远离。

# 逝:离去。,儵:同“倏”,快速、迅疾的样子。

"夕宿兮帝郊":日暮时在天帝的郊野住宿,

# 帝郊:天界。

"君谁须兮云之际":你等待谁久久停留在云际?

# 须:等待。因大司命受祭结束后升上云端等待,故少司命这样问。,君:少司命指称大司命。

"与女游兮九河":我愿与你同游九河之上,

# 女:汝。

"冲风至兮水扬波":逆风骤起啊,河水翻涌起层层波浪。

"与女沐兮咸池":同你到日浴之地咸池洗头,

# 咸池:神话中天池,太阳在此沐浴。以下二节为男巫以大司命口吻所唱。此句上原有“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王逸无注。《考异》云:“古本无此二句。”按此二句与《九歌·河伯》中二句重复,当是由《河伯》所窜入。,女:汝。

"晞女发兮阳之阿":到日出之处把头发晾干。

# 阳之阿:即阳谷,也作旸谷,神话中日所出处。,晞:晒干。

"望美人兮未来":远望美人啊仍然没有来到,

# 美人:此处为大司命称少司命。大司命在云端,少司命尚在人间受祭,所以大司命这样说。

"临风怳兮浩歌":我迎风高唱恍惚幽怨。

# 浩歌:放歌,高歌。,怳:神思恍偬惆怅的样子。

"孔盖兮翠旍":孔雀翎制车盖翠鸟羽饰旌旗,

# 翠旍: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旌旗。旍,同“旌”。,孔盖:用孔雀羽毛装饰的车盖。

"登九天兮抚彗星":你升上九天抚持彗星。

# 彗星:俗称扫帚星,古代传说中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恶星。,抚:持。,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此处指天之高处。

"竦长剑兮拥幼艾":一手举长剑一手抱幼童,

# 幼艾:少年儿童,即《礼记·月令》所说“养幼少”的“幼少”。,拥:抱着。一说保护。,竦:肃立。此处指笔直地拿着。

"荪独宜兮为民正":只有你才是人民的主宰。

# 正:主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九歌·少司命》是战国楚国诗人屈原的诗作,属《九歌》之一。这是楚人祭祀少司命神的乐歌,与《九歌・大司命》为姐妹篇。此诗或为少司命与男巫对唱,或为巫的独唱。​诗中一方面以人物自白展现少司命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借对方所见刻画其形象。第一节为男巫拟大司命口吻所唱,二至四节是少司命唱词,五至六节为男巫唱词。全诗结合抒情与描写,风格清新委婉、温柔深情,传递女性特有气质,体现楚人对少司命的爱戴与亲近。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九歌·少司命》本是祭祀少司命神灵时的歌舞唱词。从前楚国南边沅江、湘江一带的乡野间,最兴信鬼神、重祭祀。那祭祀时总要有歌舞击鼓奏乐的热闹场面,用这些来敬奉神灵。屈原曾在这一带四处游历,把乡民们祭祀的礼节、歌舞的腔调、祭典上唱的歌词都记下,再精心润色修改。咱们要说的这篇,正是当年男巫迎祭女神时用的祭歌,和另一篇《九歌·大司命》互为姊妹篇,字里行间还藏着男女相慕的情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祭祀诗。介绍了楚人祭祀少司命神的乐歌,以少司命与男巫对唱形式,借人物自白、对方视角刻画,展现了少司命精神境界与形象,表达了楚人对其的爱戴亲近。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中“云旗”翻卷、“回风”轻扬的祭祀场景,并非单纯的环境点缀,而是与楚民对少司命的敬畏、祈愿之情深度交织。飘拂的云旗似神灵驾临的征兆,流动的回风如天地呼应的呼吸,自然景物成为情感的载体,既以壮阔又灵动的画面体现祭祀的神秘庄严,又将楚民对护佑子嗣的深切期盼融入其中,使景中含情、情由景生,让信仰与具象的天地生机彼此映照,增强了诗歌直抵人心的感染力。烘托:诗中“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以堂下罗生的秋兰、麋芜等香草,营造芬芳生机之景,侧面烘托少司命爱护生命的女神特质。香草的蓬勃生长暗合其对生命的护佑之意,环境的清美与人物的神性相映,使少司命温柔慈爱的形象更显鲜明。

3. 分段赏析

开篇两句“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是对少司命的烘托与祭祀主题的暗示。“秋兰”“麋芜”作为香草,以生机盎然的意象烘托少司命爱护生命的神职,又以兰草的芬芳与生命力暗示祭祀求子嗣的朴素心愿。这两句不仅点明诗中“护佑幼童”的核心主题,更折射出楚地“以香草寄愿”的古老风俗。少司命初叹兰草的细节,亦以草木之瑞兆呼应生子吉庆,使自然物象与人文祈愿紧密勾连。“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两句以人神互动传递祈愿深情。“满堂美人”指参与祭祀的众妇,她们以期盼目光“投乞”,少司命则以“目成”回应,一来一往间完成心意相通。“目成”既表神灵对众人求子的应许,又消解她的“愁苦”,因见祭者虔诚,故“入不言而出辞”,心领而神会。“乘回风”“载云旗”的离去场景,既显神灵飘逸,又暗含与“相知”分离的怅惘。人神情感的共融,将少司命从高高在上的神灵,塑造为能感知人间喜忧的多情者。“荷衣兮蕙带”“夕宿兮帝郊”两句以服饰与行止凸显女神的女性特质。“荷衣”(荷叶为衣)“蕙带”(蕙草为带)的装扮,较之大司命“云衣”“玉佩”的庄重,更添柔婉气息,暗合少司命主管子嗣的母性色彩;“夕宿帝郊”则简笔勾勒其离去后的居所,以简淡笔触延续其亲切可感的神灵形象,既区分于大司命的威严,又强化少司命贴近人间的温柔。而“与女沐兮咸池”等句是男巫代大司命应答少司命的唱词。“与女沐”“待女来”的对话,以“咸池洗头”“阳阿晒发”的具体场景,将抽象的等待化为生动的互动,大司命因久候少司命,故“立云端”“临风歌”,既显其急切,又透出对少司命的重视。问答间,两位神灵的关系从“目成”的默契,延伸为共赴巫浴的亲近,为人神交融再添一层温情。末段“竦长剑兮拥幼艾”等句以动作与赞语定格少司命的神圣形象。“持长剑”显其守护之坚,“拥幼艾”见其慈爱之切,一刚一柔间勾勒出少司命既是“送子神”更是“护童神”的双重神职。“荪独宜兮为民正”的赞语,更将个体祈愿升华为群体心声,楚民以“为民正”的崇高评价,直抒对少司命护佑幼童、主持公道的深切崇敬与由衷爱戴。

4. 作品点评

《九歌·少司命》的形式蕴含着紧凑而铿锵的韵律之美。形式是诗歌的外在依托,人们接触诗歌时最先感知的便是其形式。因诗歌本就以韵律感鲜明的语言为媒介,承担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功能,故天生蕴含韵律之美。正如“青黄杂揉,文章烂兮”所言,作为诗歌艺术重要表现形式的韵律,经屈原以独创的结构与格律重塑,为中国诗歌注入了全新的韵律生命。具体至《九歌·少司命》,其韵律之美集中体现于紧凑与铿锵两大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忽独与余兮目成”曲尽丽情,深入冶态。裴铏《传奇》,元氏《会真》,又瞠乎其后矣。

明杨慎《升庵诗话》

#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虽尔怳忽,何言之壮也!“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是千古情语之祖。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 开手以堂下之物起兴,步步说来;中间故意作了许多波折,肆意摇曳,但觉神之出入往来,飘忽迷离,不可方物;末以赞叹之语作结。与《大司命》篇一样机轴,极文心之变化,而步伐井然,一丝不乱。

清林云铭《楚辞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诗经《既醉》

下一篇:先秦·楚辞(先秦及汉代)《怨思(惟郁郁之忧毒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