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
xué
jié
gòu

朝代:隋作者:王申礼浏览量:2
yán
jiān
jié
gòu
chù
yōu
xún
luò
qiū
cháo
jiǒng
yún
shēng
shí
shēn
zǎo
méi
xiāng
jìng
qīng
jiàn
xiǎng
qiū
qín
yǒu
chí
liú
lián
fāng
xīn

译文

山岩之间没有人为构筑的房屋,山谷之中要尽情探寻才能发现极致的幽静之处。秋天树叶飘落,使得鸟巢显得更加遥远,云雾升起,让石头小路看上去愈发幽深。早开的梅花在野外小路上散发着香气,清澈的山涧流淌的声音如同山丘间传来的琴声。只有我这个久留此地的人,沉醉于这芬芳的杜若,心中充满喜爱不舍之情。

逐句剖析

"岩间无结构":山岩之间没有人为构筑的房屋,

# 结构:指房屋建筑。,岩:山中洞穴。

"谷处极幽寻":山谷之中要尽情探寻才能发现极致的幽静之处。

# 谷处:谓隐居山林之中。

"叶落秋巢迥":秋天树叶飘落,使得鸟巢显得更加遥远,

# 迥:远。

"云生石路深":云雾升起,让石头小路看上去愈发幽深。

"早梅香野径":早开的梅花在野外小路上散发着香气,

"清涧响丘琴":清澈的山涧流淌的声音如同山丘间传来的琴声。

# 丘琴:一作邱琴。,涧:一作漳。

"独有栖迟客":只有我这个久留此地的人,

# 客:着眼于隐者逃避尘俗,入居山林而言。,栖迟:盘桓游息之意。,有:《类聚》作栖。

"留连芳杜心":沉醉于这芬芳的杜若,心中充满喜爱不舍之情。

# 芳杜:一种香草,山间多有,故可以概指山中景物,以至隐居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赋得岩穴无结构》出自隋朝王申礼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一说为王由礼所作,首联点明岩间无屋舍,于谷中探寻幽境。颔联通过落叶、秋巢、云雾、石路等意象,渲染出一种深邃幽静的氛围。颈联写早梅飘香于野径,清涧流水声如琴音,视听结合,更添清幽之感。尾联道出有栖迟之客,沉醉于这芬芳的杜若,留恋不已。诗作巧妙运用多感官融合、远近错落及动静相生等艺术手法,细腻勾勒山中景致。从视觉上呈现山林风貌,听觉里捕捉自然声响,以远近不同视角铺展画面,动静之间尽显生机。通过这番描绘,生动展现出山中清幽迷人之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般美景的倾心喜爱,深切表达出其对山村栖居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同时也彰显了作者对高洁品性的执着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篇创作于隋代,作者以晋代诗人左思《招隐》诗二首其一里“岩穴无结构”一句为题进行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怀诗。诗中介绍了以山中岩穴为描绘对象,描绘了山中的诸多景色,如山林、洞穴等自然景致,将山中清幽宁静之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清幽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栖居山村生活的企羡之情。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动衬静,“清涧响丘琴”通过描写清澈山涧发出如丘琴般的潺潺流水声,以有声的涧水流动之“动”,衬托出山中整体环境的幽静,更显山林静谧。远近结合:“叶落秋巢迥,云深石路深”一句中,“叶落秋巢迥”描绘的是远处树上的鸟巢,属于远景;“云深石路深”刻画的是云雾中的山间石路,为稍近之景。远近结合,使画面富有层次。多感官描写:“早梅香野径,清涧响丘琴”此句从嗅觉和听觉两个感官进行描写。“早梅香野径”写早梅在野径旁散发幽香,诉诸嗅觉;“清涧响丘琴”描绘清涧流水声如琴音,诉诸听觉,从不同感官角度展现山林之美。动静结合:“早梅香野径,清涧响丘琴”中“早梅”是静态的存在,静静地在野径旁散发香气;“清涧响”则描绘了涧水流动发出声响这一动态,动静结合,让画面鲜活生动。直抒胸臆:“独有栖迟客,留连芳杜心”诗人直接表明只有自己这样在山林间盘桓游息的“栖迟客”,才会对山中如芳杜般美好的景物与隐居环境深深留恋。此句毫不隐晦地抒发了诗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钟情与热爱,将自己内心的情感直白地表达出来。

3. 分段赏析

首联“岩间无结构,谷处极幽寻”,诗人直言自己栖身于无房屋建筑的岩穴之中,虽无人工雕琢的朱门锁窗、画阁飞檐之美,却能在隐居山林里尽情探寻清幽之景。此句以人工美与自然美相对照,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倾心,奠定全诗基调。颔联“叶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描绘秋日山间景色。时处清秋,木叶飘落,诗人得以极目远眺,树上远方的鸟巢清晰可见,境界旷远;云雾涌起,山间石路在其遮蔽下显得格外幽深,景象奥幽。这两句从不同角度展现山间秋景多样之美,一远一近,一旷一幽,画面丰富。颈联“早梅香野径,清涧响丘琴”,笔触从远景转为近景。小径旁早梅绽放,幽香袭人,给人嗅觉上的享受;清澈的山涧流水潺潺,仿佛丘上琴音悦耳动听,诉诸听觉。此联调动多种感官,将山林幽境刻画得淋漓尽致,以动衬静,更显山中静谧。中间两联远近结合,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山林幽境胜景,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其令人心旷神怡之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表达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喜爱。尾联“独有栖迟客,留连芳杜心”,诗人直抒胸臆,表明唯有在山林中盘桓游息的隐士,才会对这山中景物,乃至整个隐居环境留恋不舍。言外之意,那些热衷尘世官场之人,无法领略其中趣味。此句进一步强调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钟情,点明主旨。

4. 作品点评

本诗凭借对山中景致的细腻勾勒,自然流露出作者对山中清幽美景的倾心眷恋。诗里行间,不仅饱含着作者对栖居山村生活的热切向往,更彰显出其对高洁品性的执着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叶落”、“云生”,一近瞻,一远观;“香野径”、“响丘琴”,一嗅觉,一听觉,结束直接道出“心”字。未经过人工“结构”的深谷岩间可爱可亲,全从官能感觉着笔描绘,周至而不失繁碎。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邬国平《汉魏六朝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隋·江总《咏蝉诗》

下一篇:隋·江总《春日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