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
·
jīn
huān
bié

朝代:南北朝作者:佚名浏览量:2
jīn
huān
bié
huì
zài
shí
míng
dēng
zhào
kōng
yōu
rán
wèi
yǒu

译文

今夜和爱人离别,何时才能相会。等待的日子宛如明灯照着空空的棋盘,结束的时间还很远。

逐句剖析

"今夕已欢别":今夜和爱人离别,

# 欢别:与心爱的情郎分别。欢:对所爱者的昵称,指情郎。,今夕已:一作执手与。夕:一作日。

"合会在何时":何时才能相会。

# 合会:相合的期会。

"明灯照空局":等待的日子宛如明灯照着空空的棋盘,

# 空局:空的围棋盘。局,吴方言,筵席,宴会。局子。

"悠然未有期":结束的时间还很远。

# 未有期:没有日期。没有期约。,悠然:久远貌;辽阔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子夜歌・今夕已欢别》是魏晋时期创作的乐府诗,被收录于《乐府诗集》“子夜歌四十二篇”中,常被视作宫体诗。该诗前两句直抒分别后的期盼,展现对重逢的渴望;后两句借景抒情,以明灯照耀空棋局,隐喻相聚遥遥无期。全诗以质朴笔触,生动表达出恋人分别后的怅惘与对未来相聚的迷茫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子夜歌》作为吴声歌曲,相传其曲调由晋代女子子夜创制。《乐府诗集》中共收录四十二首,内容主要围绕女子吟唱自身爱情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诗歌常以棉丝织就布匹来隐喻有情人终成眷属,众多篇章描绘了女子本盼两情相悦、终得美满,却遭男子负心,只留下如织不成匹的乱丝般破碎的爱情与残缺的梦。作品通过将女子与男子对待爱情的态度进行鲜明对比——女子的爱情如北极星般坚贞不渝,男子的心却似太阳般朝东暮西,在字里行间充溢着激愤之情,有力地表达了对男子变心行为的谴责。《子夜歌》深刻反映了黑暗社会中人民,特别是妇女的苦难生活境遇,同时也展现出她们对自由、幸福爱情生活的深切向往。这首诗就是其中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爱情诗。诗歌描绘了恋人分别的场景,表达了女子对离别的不舍与对重逢无期的迷茫、愁苦之情,尽显情感的真挚细腻。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以“欢别”的表面欢愉反衬内心深处的悲伤,用短暂的快乐衬托出离别的痛苦与不舍;以“明灯照空局”的空寂之景,衬托出女子分别后独守空闺的孤独与凄凉,使离情别绪更显深沉。双关:“悠然”谐音“油燃”,与“明灯”呼应;“期”谐音“棋”,与“空局”对应。通过谐音双关,既描绘出眼前的实景,又含蓄地表达出重逢无期的愁苦,增添了诗歌的含蓄美与趣味性。正衬:“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两句以空局衬孤影。明灯之下,空寂的棋盘无人对弈,唯有诗人独坐,棋盘的“空”正衬出内心的孤寂与怅惘。先前对弈时的欢爱与此刻的空寂形成鲜明对照,通过环境的冷清萧瑟,层层递进地强化了分别后久盼重逢而不得的悲愁,使“未有期”的哀伤更具感染力,以景物之“空”衬情感之“空”,构思精巧且含蓄蕴藉。

3. 分段赏析

“今夕已欢别”以“欢”字替代常见的悲戚情绪来表现离别,打破了传统以痛苦写离别的情感表达模式。看似欢然道别,实则是试图淡化分手时的苦涩与伤感,然而短暂的欢愉表象,终究无法掩盖内心深处真实的忧伤。紧接着“合会在何时?”的诘问,将恋人相会时的眷恋不舍,以及对重逢遥遥无期的迷茫与惆怅,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一个“欢”字,却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离别的悲凉,足见诗人遣词用字的精妙。不过,相较之下,后两句在表现悲伤之情上更为巧妙。“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将时间延伸至分别之后,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痛苦。围棋本是两人对弈的游戏,此刻人去棋收,诗中的女子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棋盘,此情此景,已令人倍感凄凉;回想起方才两人对弈时的赌约、胜者小酌、败者低吟,种种欢爱场景犹在眼前,而想要重温旧梦却不知何时,苦甜交织的复杂情绪更让她黯然神伤。这两句以空棋盘衬托女子的孤独身影,构思新颖独特,较之前两句,精巧程度更胜一筹。其精妙之处还不止于此,“悠然”谐音“油燃”,“期”谐音“棋”,与上文的“明灯”“空局”相互呼应,形成巧妙的双关。从字面上看,三、四句似乎语义不连贯,可一旦点明谐音的关联,便令人拍案叫绝。这种巧妙的双关手法,在冷寂哀伤的情感基调中增添了一丝俏皮灵动,使全诗虽充满悲伤却不显凄苦,与整首诗的情感氛围完美契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

不详《唐书·乐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序》

下一篇:南北朝·徐陵《关山月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