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
·
shā
cháng
míng

朝代:南北朝作者:佚名浏览量:2
shā
cháng
míng
dàn
jiù
niǎo
yuàn
lián
míng
shǔ
nián
dōu
xiǎo

译文

想要杀了那爱报晓的公鸡,弹弓赶走那早早就鸣叫的乌臼鸟。只愿黑夜连着黑夜永远不到天明,一年只有一个早上。

逐句剖析

"打杀长鸣鸡":想要杀了那爱报晓的公鸡,

# 长鸣鸡:啼声长的鸡。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禽》:“长鸣鸡,高大过常鸡,鸣声甚长,终日啼号不绝。生邕州溪洞中。”,打杀:击打杀死。

"弹去乌臼鸟":弹弓赶走那早早就鸣叫的乌臼鸟。

# 乌臼:鸟名。伯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伯劳》:“鷑鸠,《尔雅》名鵧鷑……江东谓之乌臼。”亦作“乌桕”。落叶树。实如胡麻子,多脂肪,可制肥皂及蜡烛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乌桕木》:“乌桕,乌喜食其子,因以名之……或云:其木老则根下黑烂成臼,故得此名。”,弹去:用弹丸除去。

"愿得连暝不复曙":只愿黑夜连着黑夜永远不到天明,

# 曙:天亮,破晓。,不复:不再。,连暝:连续的黑夜。冥,<方言>天黑。夜。,愿得:但愿得到。

"一年都一晓":一年只有一个早上。

# 一晓:一个拂晓。一次天明。,都:总。全,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读曲歌·打杀长鸣鸡》是隋代无名氏所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以女子口吻,主题围绕着对爱情的执着与留恋。开篇“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突兀而起,表达女子对报晓动物的厌恶;后两句“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直白地倾诉出女子渴望与心上人共度无尽夜晚,不愿黎明到来打破甜蜜的心愿。运用夸张手法,如希望一年只有一次天亮,强化情感;采用象征手法,长鸣鸡和乌臼鸟象征着分离的到来。作品虽简短,却在隋代乐府诗中以其真挚情感和独特构思脱颖而出,体现出乐府诗“情真、意真”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爱情诗。描绘了女子想要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渴望黑夜连连不再天亮,一年只有一次破晓的心愿,表达了女子对与心上人长久相聚的强烈渴望以及对黎明到来导致分离的厌恶。借对报晓动物的态度及对昼夜的奇特愿望景象,写出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不舍。

2. 分段赏析

这首诗短短四句,以女子的口吻诉说心愿,起句“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十分突兀。长鸣鸡啼声响亮悠长,在古代计时不便时,常被用作报时,甚至有作为贡品献给朝廷的记载。乌臼鸟,也叫黎雀,天亮前啼叫不止,同样是报晓之物。它们本非有害之物,可女子却欲除之而后快,单看这两句,其中深意难明,但女子的愤恨已清晰可感。答案藏在“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两句中。“暝”指黑暗,“连暝”意味着长夜漫漫。“都”有“总”的意思。由此可知,女子与心上人共度一夜,欢爱正浓,故而祈求长夜无尽,天亮一年仅有一次。雄鸡报晓、乌臼鸟啼晨,总会打破这美好时光,也难怪女子如此憎恶。沉浸在爱情甜蜜中的恋人,总觉欢乐时光短暂,报晓的鸡鸟自然成了厌物,这种情绪在古乐府中并不鲜见。像《乌夜啼》中“可怜乌臼鸟,强言知天曙。无故三更啼,欢子冒暗去”,直白地怨怪它们惊扰长夜。而此诗构思更为精巧,女子想杀鸡驱鸟,不仅是因它们打破宁静,更因在她看来,黎明由它们唤起。若鸡不啼、鸟不鸣,晨光便不会来,她与心上人就能永不分离。这般想法天真得近乎痴傻,却正是吴声、西曲“情真、意真”的体现。初读令人疑惑,细品则令人拍案叫绝。

3. 作品点评

《读曲歌·打杀长鸣鸡》是隋代乐府诗作。全诗虽仅寥寥四句,却构思巧妙、情感真挚。以女子独特视角,通过对报晓动物的态度和对昼夜的奇特愿望,不直接描绘痴情,却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不舍展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质朴,却蕴含无尽深情,体现出隋代乐府诗“情真、意真”的特色。短短篇幅,将女子在爱情中的细腻心理呈现出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隋代乐府诗中别具一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六朝乐府常有痴情之语,“俚句拙语,想极荒唐”,然而其间自由一种真朴之气,令人读之不禁意为之动、情为之感。这首《读曲歌》便是一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

下一篇:南北朝·徐陵《春情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