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ào
nóng

朝代:南北朝作者:南北无名浏览量:2
jiāng
líng
yáng
zhōu
sān
qiān
sān
bǎi
xíng
qiān
sān
suǒ
yǒu
èr
qiān
zài

译文

从江陵到扬州,路程有三千三百里。已经走了一千三百里。剩下的路程还有二千里。

逐句剖析

"江陵去扬州":从江陵到扬州,

#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等。历史重镇。,江陵:又名荆州城。前身为楚国国都“郢”,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515年。

"三千三百里":路程有三千三百里。

"已行一千三":已经走了一千三百里。

"所有二千在":剩下的路程还有二千里。

# 在:存在。在前。,所有:还有。尚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懊侬歌》是南北朝时期创作的一首诗,作者不详。诗歌以质朴的语言,写了从江陵到扬州的路程,“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直接点明两地距离,给人以漫长之感。“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通过计算行程,巧用数字构成“减法”算术,虽未走完全程一半,但行者却觉得已走了不少路,生动地表现出旅人归心似箭祈盼早归、兴致盎然渴望览尽山水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开篇直陈两地距离,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巧妙。它为全诗设定了一个漫长旅途的背景,让读者对行旅的遥远有直观感受。不管是归心似箭的游子急于返乡与亲人或恋人相聚,还是兴致勃勃的游客对远方充满期待,这三千三百里的路程都承载着他们的情感与思绪。“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这两句通过具体数字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情感。“已行”和“所有”的表述,体现出一种对行程的关注和计算心理。虽然只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但行者却强调已走过的部分,透露出一种如释重负或对未来行程充满信心的情绪。如果是归乡者,会因已行的路程而感到离家更近一步的喜悦;若是游客,则可能因已开启旅程而兴奋,对剩下的行程充满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何逊《七夕诗》

下一篇:南北朝·谢灵运《七里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