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上尽":白云在山头渐渐消散,
"清风松下歇":清风吹入松林慢慢平息。
# 歇:停止、平息。
"欲识离人悲":如果想要体会此时此之刻别离的伤悲、忧愁,
"孤台见明月":就请孤单一人登上高台看看那清冷的明月吧。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诗歌描绘了白云消散于山顶、清风停歇在松下的傍晚景致,以及明月高悬孤台的寂寥画面,通过“白云”“清风”“松”“孤台”“明月”等意象,营造出静谧清幽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诗中既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与惆怅,也展现了友人离去后作者内心的悲伤与孤独,同时借景物暗示诗人的隐士身份,体现出其清绝超脱的人格追求。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中“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描绘出白云消散、清风停歇的清幽之景,既展现了山中傍晚的静谧氛围,又暗含送别时间之长与不舍之情。“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以明月孤台的空寂景象,直观呈现友人离去后作者的孤独悲愁。诗中景物与情感相互渗透,将离情别绪自然融入清幽孤寂之景中,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含蓄而深沉地表达出离别的哀伤。
3. 分段赏析
“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两句描绘自然景象。诗人以“白云”“清风”“松”等意象,勾勒出白云消散于山顶、清风停歇在松下的画面,营造出静谧清幽的氛围。这些意象在六朝常与隐士相关,既暗示诗人与友人的隐士身份和超脱风度,也借白云、清风、松树展现出诗人孤傲高洁的心境,同时暗含送别持续至傍晚,为离别之情奠定基调。“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两句点明主题。前句直接表明若想了解离人心中的悲伤,后句以“孤台见明月”作答,描绘出明月高悬于孤台之上的空旷静谧场景。明月象征纯洁与思念,也显出周遭环境的冷清;孤台高耸,更显人去后的寂寥。通过这一特定场景,将友人离去后作者内心的悲伤与孤独直观展现,使离情别绪更具感染力。
4. 作品点评
张融的《别诗》是六朝抒写离情别绪的佳作,将绘景、抒情、写人巧妙融合。诗中选取“白云”“清风”“松”“明月”等意象,勾勒出静谧清幽的山中景致,自然流露出离别的不舍与别后的孤寂之情,情景交融,韵味悠长。同时,借景物暗示诗人与友人的隐士身份,展现出清绝超脱的人格。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于平淡中见深情,于宁静中显起伏,生动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精神追求与审美情趣。
上一篇:南北朝·庾信《秋夜望单飞雁诗》
下一篇:南北朝·庾信《春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