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吐云气":南河涌出云气,
"北斗降星辰":北斗星降下星辰。
"百灵咸仰德":百神都敬仰帝王之德,
"千年一圣人":千年才出现一位圣人。
"书成紫微动":书成之时紫微星震动,
"律定凤凰驯":用音律来确定凤凰驯服。
"六军命西土":六军指挥西部疆土,
"甲子陈东邻":甲子年陈兵东方邻国。
"戎衣此一定":军装在此时统一,
"万里更无尘":万里疆土再无战尘。
"烟云同五色":烟云呈现出五彩之色,
"日月并重轮":日月如同双重光轮。
"流沙既西静":流沙地区已向西平定安静,
"蟠木又东臣":蟠木之国又向东称臣。
"凯乐闻朱雁":凯旋的音乐中听闻朱雁之声,
"铙歌见白麟":铙歌奏响时看见白麟之象。
"今为六代祀":如今进行六代的祭祀,
"还得九疑宾":还能迎接九疑山的宾客祖先神灵。
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幼聪敏,博览群书,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庾信善诗赋、骈文,前期作品绮艳轻靡,与徐陵齐名,世称“徐庾体”。入北朝后,所作诗赋抒发乡关之思,多沉郁悲愁之音,风格一变为萧瑟苍凉。明杨慎称其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代表作品有《拟咏怀》《哀江南赋》《枯树赋》等。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1. 分段赏析
“南河吐云气,北斗降星辰。百灵咸仰德,千年一圣人。”开篇描绘祥瑞之象,“南河吐云气,北斗降星辰”营造出神秘、宏大的氛围,暗示帝王诞生时的非凡气象。“百灵咸仰德,千年一圣人”则直接赞颂帝王品德高尚,是千年难遇的圣人,表达对帝王的崇敬之情。“书成紫微动,律定凤凰驯。”中“书成”“律定”体现帝王在文化、制度方面的建树,“紫微动”“凤凰驯”用祥瑞之兆来烘托帝王功绩的影响力,象征着帝王的举措顺应天意,带来祥瑞与和谐。“六军命西土,甲子陈东邻。”叙述帝王在军事上的作为,“六军命西土”表明对西部地区的军事部署和掌控,“甲子陈东邻”可能指在东方进行的军事活动或外交策略,展现出帝王的雄才大略和国家的强大军事力量。“戎衣此一定,万里更无尘。”强调帝王平定战乱、统一疆域的功绩,“戎衣此一定”表示通过军事行动使局势稳定,“万里更无尘”形象地描绘出国家太平、没有战乱的景象。“烟云同五色,日月并重轮。”再次描绘祥瑞之景,“烟云同五色,日月并重轮”营造出吉祥、美好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帝王的圣德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流沙既西静,蟠木又东臣。”中“流沙”“蟠木”代表边远地区,“既西静”“又东臣”说明这些地区都已臣服,体现了帝王疆域的广阔和国家的统一。“凯乐闻朱雁,铙歌见白麟。”中“凯乐”“铙歌”是胜利的音乐,“朱雁”“白麟”是祥瑞之物,描绘出祭祀时欢乐、祥和的场景,暗示帝王的功绩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和祝福。“今为六代祀,还得九疑宾。”点明祭祀的主题,“六代祀”说明祭祀的代数和传统,“九疑宾”可能指祭祀时迎接祖先神灵的仪式,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