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浏览量:2
dòng
fáng
huā
zhú
míng
yàn
shuāng
qīng
dùn
suí
shū
jié
huán
zhú
shàng
shēng
zhuǎn
xíng
chū
jìn
shān
piāo
wèi
chéng
luán
huí
jìng
mǎn
shì
yīng
qīng
céng
tiān
shàng
xué
shì
shì
zhōng
shēng

译文

洞房之夜花烛明亮,宴席之余有一双舞者轻盈起舞。舞者随着舒缓的节奏,轻跺脚步,低垂的发髻随着悠扬的乐声转动。舞步转动,身姿刚刚前进,舞衫飘动,乐曲尚未结束。舞姿如鸾鸟回旋,镜子似乎都要被装满,舞态似仙鹤回顾,整个集市都为之倾倒。这样的舞姿仿佛曾在天上学习过,怎么会是这世间所能有的呢。

逐句剖析

"洞房花烛明":洞房之夜花烛明亮,

"燕余双舞轻":宴席之余有一双舞者轻盈起舞。

"顿履随疏节":舞者随着舒缓的节奏,轻跺脚步,

"低鬟逐上声":低垂的发髻随着悠扬的乐声转动。

"步转行初进":舞步转动,身姿刚刚前进,

"衫飘曲未成":舞衫飘动,乐曲尚未结束。

"鸾回镜欲满":舞姿如鸾鸟回旋,镜子似乎都要被装满,

"鹤顾市应倾":舞态似仙鹤回顾,整个集市都为之倾倒。

"已曾天上学":这样的舞姿仿佛曾在天上学习过,

"讵是世中生":怎么会是这世间所能有的呢。

# 讵是世中生:本集三。玉台新咏八。《类聚》四十三及《初学记》十五作咏舞诗。文苑英华二百十三作舞应令。庾开府诗集下作舞。《诗纪》百十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咏舞诗》是北周庾信创作的一首诗,是和梁简文的咏舞诗而作。此诗开篇描绘了洞房花烛、宴席余兴的场景,点明舞蹈发生的环境。其次细致地刻画了舞者的动作姿态,随着舒缓的节奏轻跺脚步,低垂的发髻随着悠扬的乐声转动。进一步描写舞步转动、身姿前进,舞衫飘动而乐曲未终,展现出舞蹈的动态美。将舞姿比作鸾鸟回旋、仙鹤回顾,说镜子似乎都要被装满,集市都为之倾倒,极言舞姿之美妙动人。最后感叹这样的舞姿仿佛来自天上,不是世间所能有的,表达了对舞者高超舞技的极度赞美和惊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幼聪敏,博览群书,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庾信善诗赋、骈文,前期作品绮艳轻靡,与徐陵齐名,世称“徐庾体”。入北朝后,所作诗赋抒发乡关之思,多沉郁悲愁之音,风格一变为萧瑟苍凉。明杨慎称其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代表作品有《拟咏怀》《哀江南赋》《枯树赋》等。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点明了舞蹈的环境是在洞房花烛明亮之处,“燕余”指出舞名,“轻”字表现出舞者体态轻盈,给人以美感。“顿履随疏节,低鬟逐上声”:细致地描写舞者的动作,顿足跟随缓慢节奏,低鬟迎合上声声律,展现出舞者与音乐节奏的完美配合。“步转行初进,衫飘曲未成”:写舞者移步转身,衣衫飘动,而曲子还未演奏完,既体现了舞蹈的动态美,又有曲未终人已醉的感觉。“已曾天上学,讵是世中生”:总结全诗,以夸张的手法赞叹这样的舞蹈像是在天上才学得到,绝非人间所有,表达出诗人对舞蹈的高度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刘裕《自君之出矣》

下一篇:南北朝·佚名《华山畿·啼着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