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o
jūn
yìng
zhào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浏览量:2
liǎn
méi
guāng
sài
hái
wàng
rén
chéng
piàn
piàn
hóng
yán
luò
shuāng
shuāng
lèi
yǎn
shēng
bīng
qiān
xuě
bào
ān
xíng
fēng
lěng
yuè
zhào
xīn
míng
fāng
diào
qín
shàng
biàn
jiā
shēng

译文

皱着眉头离开光禄塞,还回头遥望夫人城。一片片青春容颜在消逝,一双双眼睛泪水盈盈。牵着马渡过结冰的河流,抱着马鞍在雪路上前行。塞外的寒风透骨般寒冷,夜晚的明月照亮了心。刚调好琴上弹奏的曲子,却变成了胡笳的声音。

逐句剖析

"敛眉光禄塞":皱着眉头离开光禄塞,

# 光禄塞:乃边塞上的一个亭障。又称光禄城,汉武帝时光禄(官名)徐自为所筑,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还望夫人城":还回头遥望夫人城。

# 夫人城:是东晋时苻坚进攻梁州,刺史朱序之母韩氏率侍婢及城中女丁筑斜城于西北隅以拒苻坚,当时人称为“夫人城”。一本作“麻池古城”。

"片片红颜落":一片片青春容颜在消逝,

# 红颜:指美人脸上红润的颜色。颜:一本作“妆”。

"双双泪眼生":一双双眼睛泪水盈盈。

"冰河牵马渡":牵着马渡过结冰的河流,

# 渡:一本作“度”。

"雪路抱鞍行":抱着马鞍在雪路上前行。

"胡风入骨冷":塞外的寒风透骨般寒冷,

# 入:一本作“作”。

"夜月照心明":夜晚的明月照亮了心。

"方调琴上曲":刚调好琴上弹奏的曲子,

# 调:弹。,方:正要,刚要。

"变入胡笳声":却变成了胡笳的声音。

# 胡笳:古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胡:一本作“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昭君辞应诏》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诗作。此诗为咏史题材,通过描写王昭君出塞途中越过胡汉边界时的所见所感,以冰河、雪路、胡风等塞外景物,烘托出昭君的思乡之情。前半部分刻画昭君容颜憔悴、泪眼思乡之态,后半部分渲染塞外环境的苦寒和她内心的孤寂。全诗借昭君之事,抒发了作者自己被羁留北朝不能南归的悲痛,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幼聪敏,博览群书,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庾信善诗赋、骈文,前期作品绮艳轻靡,与徐陵齐名,世称“徐庾体”。入北朝后,所作诗赋抒发乡关之思,多沉郁悲愁之音,风格一变为萧瑟苍凉。明杨慎称其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代表作品有《拟咏怀》《哀江南赋》《枯树赋》等。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史诗。借王昭君出塞后在北方塞外的经历,描绘其所见的塞外景象,表达了王昭君怀念家乡的心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庾信自己被羁留北朝而无法南归的悲痛之情。

2. 写作手法

铺陈:“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诗人依次描绘王昭君皱着眉头离开光禄塞,回头遥望夫人城,容颜渐渐憔悴,眼泪不断涌出的状态,通过对这一系列行为和状态的详细叙述,层层渲染出王昭君离开故土时的不舍与痛苦之情。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敛眉”“还望”“红颜落”“泪眼生”,昭君的眷恋与哀伤,如在目前,情感的波动清晰可感。“冰河牵马渡”起,节奏陡然加快,昭君踏上塞外征途。次四句:“冰河牵马渡”,渡河需牵马而行,看似着重写马;但紧接着“雪路抱鞍行”,尽管同样展现人与马在塞外的艰难处境,可重心已悄然转至人身上。这两句主要仍停留在对冰天雪地外部环境的勾勒。而“胡风入骨冷”,马已不再是描写重点,笔触深入到人的身体内部。刺骨的胡风,好似锐利的解剖刀,穿透昭君的血肉之躯。随后“夜月照心明”,瞬间照亮了昭君的内心世界。在那冰雪广袤、明月高悬的塞外旷野,万物澄澈。昭君这位柔弱女子,孤身前行,直面未知命运。此时,唯有那轮明月,是她孤独中的知己,能洞察她纯净无私的内心,让她坦然面对一切。此句能成为全诗巅峰之笔,正源于此。末两句:“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写出昭君试图弹琴排遣愁绪,却不知不觉弹出胡笳之音,暗示其身处异域,无法摆脱的惆怅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鲍照《采菱歌》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