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g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浏览量:2
guāng
jǐng
jīn
zhāo
shǐ
zàn
féng
zhù
biàn
便
shēng
yún
qíng
zuò
fēng
shuǐ
bái
chéng
hái
qiǎn
huā
hóng
zào
gèng
nóng
huān
shí
yàn
lóng

译文

连日来思念晴天景象,今天才暂时遇到晴天。雨停了就产生热气,云散晴了就变成山峰状。水色发白澄清而且显得浅,花朵鲜红在干燥下更浓重。已经欢喜没有石燕,更加想要丢弃泥龙。

逐句剖析

"比日思光景":连日来思念晴天景象,

"今朝始暂逢":今天才暂时遇到晴天。

"雨住便生热":雨停了就产生热气,

"云晴即作峰":云散晴了就变成山峰状。

"水白澄还浅":水色发白澄清而且显得浅,

"花红燥更浓":花朵鲜红在干燥下更浓重。

"已欢无石燕":已经欢喜没有石燕,

"弥欲弃泥龙":更加想要丢弃泥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喜晴诗》是北周诗人庾信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歌描绘了诗人久盼晴天,终于在雨后得见晴日的欣喜。开篇直抒对晴天的期盼,接着从天气变化、水色、花色等方面细腻刻画晴日景象。“雨住便生热,云晴即作峰”生动写出雨后气温和云的变化;“水白澄还浅,花红燥更浓”细腻展现水与花在晴日下的姿态。尾联借“石燕”“泥龙”典故,强化对晴天的喜爱。全诗自然质朴,将诗人对晴天的喜悦之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中,生动展现了雨后初晴的独特景致与诗人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幼聪敏,博览群书,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庾信善诗赋、骈文,前期作品绮艳轻靡,与徐陵齐名,世称“徐庾体”。入北朝后,所作诗赋抒发乡关之思,多沉郁悲愁之音,风格一变为萧瑟苍凉。明杨慎称其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代表作品有《拟咏怀》《哀江南赋》《枯树赋》等。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比日思光景,今朝始暂逢”,“比日”即连日,诗人连日来都盼望着晴天,今天终于暂时见到了。开篇直接点明对晴天的期盼已久,为全诗奠定喜悦基调。“雨住便生热,云晴即作峰”,雨一停天气马上变得炎热起来,云一散开就像山峰一样矗立。此句从天气和云的变化,生动地描绘出雨后初晴的特点。“水白澄还浅,花红燥更浓”,水面变得澄澈发白且显得更浅,花朵经过雨水洗礼后,在晴日下颜色更加鲜红浓重。细腻刻画了晴日下的水色与花色,展现出一幅明丽的画面。“已欢无石燕,弥欲弃泥龙”,石燕、泥龙在古代常与风雨相关,诗人高兴再也没有风雨(石燕不再飞动预示无雨),甚至想丢弃祈雨用的泥龙,进一步表达对晴天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鲍照《中兴歌》

下一篇:南北朝·何逊《铜雀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