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dié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刘孝绰浏览量:2
suí
fēng
rào
绿
huì
què
yǐn
qīng
wēi
yìng
zhēng
yīn
fēng
zhà
gòng
guī
chū
huā
zhōng
xiàn
cēn
fēi
fāng
huā
xìng
xiè
jiā
shù
xiāng

译文

素蝶跟随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草,为躲避雀鸟隐藏在青色的薇草间。在阳光映照下忽然争相飞起,顺着风势,又一下子一同归去。它们在花丛中时隐时现地穿梭,在参差不齐的树叶间轻盈地飞舞。希望花朵不要凋谢,我(素蝶)想要依傍那花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大树。

逐句剖析

"随蜂绕绿蕙":素蝶跟随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草,

# 蕙:香草名。所指有二一指薰草,俗称佩兰,古人佩之或作香焚以避疫。二指蕙兰,叶似草而稍瘦长,暮春开花,一茎可发八九朵,气逊于兰,色也略淡。

"避雀隐青薇":为躲避雀鸟隐藏在青色的薇草间。

# 青薇:指嫩青的细叶。

"映日忽争起":在阳光映照下忽然争相飞起,

# 映日:日光映照。

"因风乍共归":顺着风势,又一下子一同归去。

# 乍:忽然。

"出没花中见":它们在花丛中时隐时现地穿梭,

# 见:同“现”。,出没:出入。

"参差叶际飞":在参差不齐的树叶间轻盈地飞舞。

# 叶际:叶子中间。,参差:纷纭繁杂。

"芳华幸勿谢":希望花朵不要凋谢,

# 谢:凋谢。,幸:表示希望之辞。,芳华:香花,此处泛指百花。

"嘉树欲相依":我(素蝶)想要依傍那花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大树。

# 依:依附、托身。,嘉树:对树的美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素蝶诗》是南北朝文学家刘孝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描绘素蝶为避天敌“蜂”“雀”,在草花间或绕飞、或躲藏的机敏之态;颔联刻画其于阳光之下,随风翩跹起舞的灵动之姿;颈联勾勒出素蝶穿梭花草树木间的飘逸身影。尾联以蝶之期盼收束,渴望花草树木长盛不衰。全诗借素蝶活动的细腻描写,寄寓诗人在现实中的沉浮之叹,尾联更凸显其对美好事物的深切依恋与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咏素蝶诗》是刘孝绰所写。刘孝绰在南朝虽文名颇盛,但因恃才傲物遭人忌恨,仕途数起数伏。基于这样的经历,作者借写这首诗,以素蝶自比,表达自己虽历经多次沉浮,却依然对为官抱有追求和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通过细腻描绘素蝶躲避天敌、翩跹飞舞、穿梭花草的动态,以及尾联以素蝶口吻表达对百花长存的期盼,展现素蝶的悲欢与追求,借素蝶象征自身高洁品格与坎坷命运,寄托诗人历经仕途沉浮后对庇护与前程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白描:“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用“随”“绕”“避”“隐”几个动词,简洁勾勒出素蝶跟着蜜蜂在绿蕙间盘旋、遇到雀鸟就躲进青薇的画面。没有多余修饰,却让素蝶在自然中的灵动姿态和警惕反应清晰可见。对比:以素蝶与彩蝶形成隐含对比(诗中未直接写彩蝶),素蝶通体素净,不似彩蝶以华丽外表引人注目。这种对比凸显出素蝶不事张扬的特质,也暗合诗人对高洁质朴品格的坚守。动静结合:“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争起”描绘出素蝶在阳光下忽然争相飞起的动态,翅膀翻飞的鲜活感跃然纸上;“共归”则写出它们因风一同停歇的状态,动静相衬,既见素蝶的活泼,又显其顺应自然的安然。托物言志:“嘉树欲相依”,素蝶希望依附于美好的树木,这一意象恰如诗人自身的境遇——他仕途起伏却始终渴望依托合适的平台。诗人借素蝶的期盼,含蓄表达了对稳定仕宦环境的向往,将个人情怀融入物象之中。细节描写:“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绕”字写出素蝶在绿蕙周围盘旋的轻柔轨迹,“隐”字则表现出它藏进青薇时的谨慎模样。这两个细节让素蝶在花草间活动的场景更具体,仿佛能看到它时而轻快、时而警觉的样子。​

3. 分段赏析

前三联从“随蜂绕绿蕙”到“参差叶际飞”,诗人用细腻的笔法,勾勒出素蝶的动人姿态。这些诗句宛如电影镜头,随着绿蕙、青薇、阳光、春风、红花、碧树等背景不断变换,展现出素蝶轻盈曼妙、姿态万千的身影。诗人在描绘素蝶时,融入了情感色彩,既写其飞花舞叶的愉悦,也写其映日顺风的畅快,更写其被鸟雀追逐的哀伤,让素蝶的神情跃然纸上。这些传神的刻画,固然得益于表现手法的精妙,但若诗人没有细致观察、设身处地体验,恐怕难以如此形神兼备地展现素蝶的风姿。不过,若仅停留于此,也不过是一幅蝴蝶写生图。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对素蝶的细致描摹,而是在动态描写中进一步揭示了蝴蝶的“命运”。别看它只是一只蝴蝶,同样有悲欢、有起伏、有追求。它要随蜂避雀,要映日因风,有“争起”的奋进,也有“共归”的退隐,在花丛叶间穿梭往来,归宿究竟在哪里呢?尾联“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进一步展现了素蝶的情感。诗句以素蝶自述的口吻,表达希望百花不要凋零的愿望。这一情感的流露,透露出素蝶对未来的不安与对生命的执着追求,使全诗更显含蓄深沉。同时,在这两句中,诗人假托蝴蝶之口,为蝴蝶的前途给出了答案:它向往的是一株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嘉树”,以求庇护与依托。由此也可理解,诗人为何钟情于“素蝶”而非“彩蝶”。显然,“素蝶”是一种象征,“素”既象征品格高洁,又暗示命运坎坷。它无法像彩蝶那样春风得意、洋洋自得,而必须寻求有力的保护者才能有未来。刘孝绰一生坎坷,“前后五免”,多次遭受打击。

4. 作品点评

全诗格调清新,意趣积极,语言凝练,构思精巧,比喻精当。字里行间可见刘孝绰的恃才傲物与过人才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沈约《梁宗庙登歌 七》

下一篇:南北朝·徐陵《咏织妇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