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渐没":空中的银河渐渐隐没,
# 天河:即银河。天色将晓,故银河渐逝。
"日轮将起":朝阳将升。
# 日轮:太阳。日形如车轮而运行不息,故名。
"燕噪吴王":吴王宫的燕子开始鸣叫,
# 燕噪吴王:用吴王东宫被秦始皇守吏用烛照燕巢而焚毁事。东汉袁康《越绝书》卷二:“阖庐之时大霸,筑吴越城……东宫周一里,二百七十步路。西宫在长秋,周一里,二十六步。秦始皇帝十一年,守宫者照燕失火烧之。”吴王,指春秋时期的吴王阖闾(阖庐)。
"乌惊御史":御史府的乌鸟已经惊飞。
# 乌惊御史:用汉代御史大夫何武因建言立三公而使府吏舍野乌惊去事。东汉班固《汉书·薛宣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
"玉花簟上":从雕花竹席起身,
# 玉花簟:旧注引《东宫旧事》:“太子纳妃,有赤花双文簟。”簟,供坐卧铺垫用的苇席或竹席。
"金莲帐里":掀开金线莲花纹的帷帐。
# 金莲帐:一种豪华的帷帐。相传十六国时后赵国君石虎曾作流苏帐,顶安金莲花。
"始折屏风":刚刚折叠屏风,
"新开户扇":重新打开门窗。
# 户扇:指门窗。
"朝光晃眼":晨光刺眼,
"早风吹面":晨风拂面。
"临桁下而牵衫":到衣架前取衣衫,
# 桁:衣架。古乐府《东门行》:“盎中无斗储,还视桁上无悬衣。”
"就箱边而著钏":在妆箱旁戴手镯。
# 钏:臂镯的古称。,著:即“着”,穿戴。,就:趋,趋向。
"宿鬟尚卷":隔夜的鬓发还卷曲未梳,
# 宿鬟:前夜梳好的发髻。
"残妆已薄":残留的妆容已淡褪。
"无复唇珠":唇上的胭脂所剩无几,
# 无复唇珠:谓涂于唇上的化妆之物已消失。珠,或通作“朱”。西晋左思《娇女诗》:“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
"才余眉萼":眉间的花钿仅存痕迹。
# 眉萼:指梅花妆。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拂之不去,后即效以为妆。
"靥上星稀":面颊的星状花钿稀疏,
# 星:古代女子面部的一种点搽装饰,其状如星。,靥:面颊上的微窝,俗称酒窝,泛指面颊。
"黄中月落":额黄的月形装饰脱落。
# 黄中月落: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近代妆尚靥如射月,曰黄星靥。”黄,额黄,六朝妇女施于额上的黄色涂饰。
"镜台银带":有银带的镜奁,
# 镜台银带:“镜台”二句:曹操《上杂物疏》:“镜台出魏宫中,有纯银参带镜台一,纯银七子贵人公主镜台四。”镜台,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
"本出魏宫":原是魏国宫廷之物。
"能横却月":形如横空的圆月,
# 却月:平圆形的月亮。,能:通“态”,形态。
"巧挂回风":可巧妙悬挂避风。
# 回风:旋风。
"龙垂匣外":匣外有蟠龙垂悬,
# 龙垂匣外:“龙垂”二句:写镜台有雕龙刻凤的装饰。龙辅《女红馀志》:“淑文所宝,有对凤垂龙玉镜台。”
"凤倚花中":花中见凤凰倚偎。
"镜乃照胆照心":此镜能照见肝胆心灵,
# 照胆照心:西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三:“(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难逢难值":世间罕见。
"镂五色之盘龙":雕镂着盘曲的五色蟠龙,
# 盘龙:晋陆翙《邺中记》:“石虎宫中镜有径二三尺者,下有纯金蟠龙雕饰。”,镂:雕刻。
"刻千年之古字":铭刻着传之千年的古字。
# 刻千年之古字:言镜铭历久。
"山鸡看而独舞":山鸡看了翩然起舞,
# 山鸡看而独舞:山鸡为一种形似野鸡的鸟。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飞。魏武时,南方献之。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海鸟见而孤鸣":海鸟见后孤愤悲鸣。
# 海鸟见而孤鸣:海鸟即指鸾,似凤。《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结置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逾戚,三年不鸣。夫人曰:‘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县镜以映之!’王从言。鸾睹影感契,慨焉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
"临水则池中月出":来到水边则池中映出一轮明月,
# 月出:形容镜明亮如月。前秦王嘉《拾遗记》:“有如石之镜,此石白如月,照面如雪,谓之月镜。”
"照日则壁上菱生":照着日光则壁上呈现朵朵彩菱。
# 菱生:古以铜为镜,映日则发光影如菱花,故云。
"暂设妆奁":摆开了梳妆奁,
# 妆奁:梳妆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暂:初,刚。
"还抽镜屉":立即抽出了精致的镜屉。
# 镜屉:镶有镜子的隔层。,还:迅速,立即。
"竞学生情":竞相效仿顾盼生情,
# 生情:此指动人的情态。
"争怜今世":博取当今帝王宠爱。
# 今世:指当代帝王。,怜:爱。
"鬓齐故略":两鬓整齐仍加梳理,
# 略:治理,梳理。南朝梁刘孝威《和定襄侯初笄诗》:“合鬟仍昔发,略鬓即前丝。”,故:仍然。
"眉平犹剃":双眉平远还予削剃。
# 眉平犹剃:言剃去眉毛,以画代之。
"飞花塼子":额间的梅妆花团,
# 子:植物的种子,果实。此句言妇人面饰,仿寿阳公主梅花落额事。,塼:通“抟”,揉捏。《荀子·正论》:“譬之,是犹以塼涂塞江海也。”,飞花:落花飘飞。
"次第须安":需依次贴好。
# 次第:依次,先后。
"朱开锦蹹":打开朱红胭脂盒,
# 锦蹹:旧注谓踏行处用锦绣铺饰,“蹹”同“蹋”。细味文意,从“鬓齐”句起皆言对镜饰容,其中不应插入闺房陈设,故“蹹”字疑误,似当作“盒”。此句意谓施朱而开粉盒,与下句“黛蘸”偶对。,朱:红色。
"黛蘸油檀":蘸取油檀画眉。
# 油檀:润泽的檀木。《草木虫鱼疏》:“檀木,正青色,滑泽。”可制檀香。,黛: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以画眉。
"脂和甲煎":点唇拌和了甲煎,
# 甲煎:香料名。以甲香和沉麝诸药花物制成,可作口脂及焚爇,也可入药。,脂:膏脂,用以涂唇。
"泽渍香兰":润面浸泡了香兰。
# 香兰:犹今之发油,以泽、兰诸花提炼成膏。,渍:浸,泡。,泽:润发油、面膏之类的美容品。西汉枚乘《七发》:“被兰泽”。张铣注:“兰泽,以兰渍膏者也。”
"量髻鬓之长短":打量着头髻秀鬓的长短,
# 鬓:面颊两边的头发。,髻:挽于头顶的头发。
"度安花之相去":估算花钿间距。
# 相去:指距离。,花:指头上的插花。,度:丈量,计算。
"悬媚子于搔头":把媚子挂上发簪,
# 搔头:即发簪,多玉制。,媚子:古代首饰名。
"拭钗梁于粉絮":用粉絮擦拭钗梁。
# 粉絮:俗称粉扑,多用绵制。,钗梁:钗的主干部分。
"梳头新罢照著衣":梳妆完毕对镜整衣,
# 著:穿。
"还从妆处取将归":又从妆台取镜带回。
# 取将归:谓把镜拿来,随身携带。
"暂看弦系":轻系镜钮丝绳,
# 弦系:系镜的丝绳。
"悬知缬缦":料想发髻映镜生辉。
# 缦:无文饰的帛,古代女子用以束发。,缬:染有彩文的丝织品。,悬知:料想,预知。
"衫正身长":衣衫端正显身长,
# 衫正身长:谓衣衫的长度正合身。
"裙斜假襻":裙裾斜垂靠衣带。
# 裙斜假襻:谓裙子斜了,需凭借系裙的带子来维系。假,凭借,依靠。襻,系衣裙的带子。
"真成个镜特相宜":这镜子实在称心,
# 真成个镜特相宜:这个镜子真是太合适了。真成,真是,实是。个,指示代词,这,那。
"不能片时藏匣里":片刻都不愿放回镜匣,
"暂出园中也自随":暂去园中也要随身携带。
# 自随:跟随在自己身边,随身携带。
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幼聪敏,博览群书,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庾信善诗赋、骈文,前期作品绮艳轻靡,与徐陵齐名,世称“徐庾体”。入北朝后,所作诗赋抒发乡关之思,多沉郁悲愁之音,风格一变为萧瑟苍凉。明杨慎称其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代表作品有《拟咏怀》《哀江南赋》《枯树赋》等。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宫体赋。它描绘了珍贵的传世古镜和宫中女子梳妆时的娇美姿态,通过写晨起梳妆、镜台装饰、化妆过程等场景,展现出宫廷生活的精致与华美。
2. 写作手法
正衬:“压鬓修眉”“拈彩蘸油”等描写美人精心打扮的动作,侧面展现出镜子是能帮助美人焕发光彩的珍贵之物,人与镜相互映衬,共同凸显华贵特质。侧面描写:赋中极少直接描绘镜子,而是通过美人晨起梳妆过程侧面表现镜子。像从“宿鬟尚卷,残妆已薄”到细致梳妆,都在暗示镜子对妆容的重要性,没有直接写镜却处处体现镜的作用,让读者感受到镜的独特。比喻:“能横却月,巧挂回风”将镜台的形态比作能横置的弯月,赋予其灵动之美,生动展现镜台造型的精巧别致,也为后文描绘镜子及梳妆场景增添美感。用典:“山鸡看而独舞,海鸟见而孤鸣”句,巧用“山鸡舞镜”与“海鸟避金”的典故。前者指山鸡对镜自赏而起舞,后者说海鸟见金镜光芒而惊飞。作者借此展现镜子的神奇魅力,以山鸡对镜的痴迷、海鸟遇镜的反应,侧面烘托镜子光彩夺目,令鸟兽都为之触动,增添了作品的奇幻色彩与历史趣味。
3. 分段赏析
第一段:“天河渐没,日轮将起。……靥上星稀,黄中月落”,以天色微明的景象起笔,描绘银河隐去、旭日待升时,燕雀在吴王宫殿喧闹,乌鸦被御史府惊扰。镜头拉近至金莲帐内,玉花席上的美人起身,展开折屏风、开窗扇等动作,迎着晨光与晨风穿衣戴钏。随后刻画她卷发未整、残妆淡褪,唇上胭脂褪去、眉间花钿黯淡,尽显晨起时慵懒又真实的状态。第二段:“镜台银带,本出魏宫。……照日则壁上菱生”,转而描写梳妆镜台与镜子。点明镜台出自魏宫,造型如弯月般优美,挂钩精巧,外雕龙纹、内刻凤饰,尽显华贵。称镜子能照见人心,难得一见,镜上雕刻着五色盘龙与千年古字;又借“山鸡舞镜”“海鸟惊镜”的典故,以及“池中月出”“壁上菱生”的奇妙光影,侧面烘托镜子的神奇与华美。第三段:“暂设妆奁,还抽镜屉。竞学生情,……拭钗梁于粉絮”,细致刻画美人梳妆场景。她打开妆盒、抽出镜屉,开始精心梳妆,修剪鬓发、剃平眉毛,在饰有飞花的地面摆放物品,蘸取黛粉画眉、调配胭脂香泽,还反复衡量发髻长短、斟酌花饰位置,擦拭钗梁、佩戴珠翠,每一步都专注认真,尽显古代女子妆容打造的精致。第四段:“梳头新罢照著衣,还从妆处取将归……暂出园中也自随”,写美人梳妆完毕后,对镜反复审视衣着,检查衣带、衣衫、裙摆是否整齐。最后直言镜子与自己十分投缘,片刻都不舍得将其藏于匣中,哪怕只是短暂去园中也要随身携镜,直白地表达出对镜子的喜爱与依赖,侧面反映出镜子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
4. 作品点评
《镜赋》虽以“镜”为题,实际却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活的美人晨起梳妆图,这点与南北朝时期盛行的宫体文学一脉相承。但从创作手法来看,这篇赋有着独特的亮点。作者没有直接描绘镜子的模样,而是另辟蹊径,通过细腻刻画美人梳妆的全过程,从侧面展现镜子的珍贵与重要。文中不仅生动呈现了人物在镜前的每个动作,还融入多个典故,既充满宫廷生活的华丽气息,又增添了历史文化韵味,别具一番新意。
# 选声陈色,此造极巅,吾于子山,无复遗恨矣……旖语闲情,纷蕤相引,如入石季伦锦步障中,令人心醉目眩……刻画细致……婉约微妙,妩媚可怜。昔人评开府文谓其辞生于情,气余于采,信然……娟丽无匹,体贴入微……极锤炼,亦极波峭。
清许梿《六朝文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