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未饮酒":阮籍没有像往常一样饮酒,
"中散未弹琴":嵇康也没有弹奏琴弦。
"索索无真气":浑身缺乏生气毫无生命力,
"昏昏有俗心":昏昏沉沉间满是世俗的念头。
"涸鲋常思水":干涸池中的鲋鱼常常思念活水,
"惊飞每失林":受惊飞起的鸟儿每次都会迷失树林。
"风云能变色":风云变幻能够使天色改变,
"松竹且悲吟":松竹也仿佛在悲伤地低吟。
"由来不得意":自古以来人生就多有不得志,
"何必往长岑":又何必非要前往长岑那样的偏远之地呢。
# 何必往长岑:本集三。《类聚》二十六作咏怀诗。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六。
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幼聪敏,博览群书,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庾信善诗赋、骈文,前期作品绮艳轻靡,与徐陵齐名,世称“徐庾体”。入北朝后,所作诗赋抒发乡关之思,多沉郁悲愁之音,风格一变为萧瑟苍凉。明杨慎称其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代表作品有《拟咏怀》《哀江南赋》《枯树赋》等。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1. 分段赏析
“步兵未饮酒,中散未弹琴”,运用了典故,“步兵”指阮籍,“中散”指嵇康,这两位都是魏晋时期有名的文人,阮籍常以酒避世,嵇康擅长弹琴且性格刚直。这里说他们没像往常那样饮酒、弹琴,其实是借指自己当下的处境,无法像先贤那样通过饮酒、弹琴来排解心中的郁闷,体现出一种无奈与压抑。“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索索”形容缺乏生气的样子,“昏昏”则是神志不清、昏沉的状态。这两句从自身的精神状态入手,写出自己浑身没有生气,心中满是世俗的烦恼,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精神萎靡、被俗事困扰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涸鲋”是干涸陆地上的鱼,比喻处于困境中的自己,“惊飞”的鸟失去了树林,也是在比喻自己漂泊无依、失去依靠。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摆脱困境、找到归宿的渴望,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现状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风云能变色,松竹且悲吟”,描绘了风云变色、松竹悲吟的景象,这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风云会变色,松竹在悲吟,其实是诗人内心悲伤的外化,通过这样的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压抑、悲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心中的愁绪。“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长岑”是汉代一个偏远的地方,这里运用典故,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就多有不得意,又何必非要去像长岑那样偏远的地方呢?表面上看是一种自我宽慰,实则隐含着诗人对自己不得志处境的无奈与辛酸,是一种饱含痛苦的自我开解,体现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上一篇:南北朝·何长瑜《嘲府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