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纬紊宗":国家的祥瑞之星紊乱了其应有的秩序。
"神经越序":神灵所预示的纲纪也错乱了次序。
"德晦河晋":德行在河晋之地被遮蔽。
"力宣江楚":而力量在江楚得以彰显。
"云雷兆壮":云雷的征兆显示出壮盛的气象。
"天山繇武":天山一带凭借武力兴起。
"直发指河关":军队直接进发指向黄河关隘。
"凝精越汉渚":凝聚的精神跨越了汉水之滨。
"秋风起":秋风刮起。
"塞草衰":边塞的草儿枯萎衰败。
"雕鸿思":雕鹰和鸿雁心生思归之情。
"边马悲":边疆的马匹也发出悲鸣。
"平原千里顾":站在千里平原上极目远望。
"但见转蓬飞":只看见随风旋转的蓬草在飞扬。
"星严海净":星星明亮,大海显得格外澄净。
"月彻河明":月亮清澈,照得河流也一片光明。
"清辉映幕":清冷的光辉映照在营帐上。
"素液凝庭":洁白的露水凝结在庭院中。
"金笳夜厉":夜晚金笳的声音凄厉地响起。
"羽轊晨征":清晨战车就踏上征程。
"斡晴潭而怅泗":在晴朗的潭边徘徊而惆怅落泪。
"枻松洲而悼情":在松洲划船时满怀悼念之情。
"兰涵风而泻艳":兰花在风中摇曳,仿佛倾泻出艳丽的色彩。
"菊笼泉而散英":菊花笼罩在泉水边,花瓣纷纷飘散。
"曲绕首燕之叹":乐曲中萦绕着对首燕的叹息。
"吹轸绝越之声":胡笳声吹出了隔绝越地的悲声。
"欷园琴之孤弄":对着园中孤独弹奏的琴音而叹息。
"想庭藿之余馨":思念着庭院中藿菜残留的香气。
"青关望断":望断通往边塞的青色关隘。
"白日西斜":太阳渐渐向西落下。
"恬源靓雾":恬静的水源被美丽的雾气笼罩。
"垄首晖霞":田垄的尽头闪耀着霞光。
"戒旋鹢":告诫自己要像鹢鸟一样掉转船头。
"跃还波":跳跃着回到水波之中。
"情绵绵而方远":情思绵绵不断地向远方延伸。
"思袅袅而遂多":思绪袅袅娜娜地愈发繁多。
"粤击秦中之筑":于是在秦中击筑。
"因为塞上之歌":因而创作了这首塞上之歌。
"歌曰":歌中唱道:
"朝发兮江泉":早晨从江边的泉水出发。
"日夕兮陵山":傍晚来到高山之下。
"惊飙兮瀄汨":狂风迅猛地吹刮。
"淮流兮潺湲":淮河的水流缓缓流淌。
"胡埃兮云聚":胡地的尘埃像云一样聚集。
"楚旆兮星悬":楚地的旗帜像星星一样悬挂。
"愁墉兮思宇":忧愁地望着城墙,思念着故土。
"恻怆兮何言":悲痛得不知说什么好。
"定环中之逸鉴":要明白身处尘世中的安逸是一种假象。
"审雕陵之迷泉":认清在雕陵中追逐的迷失。
"悟樊笼之或累":领悟到樊笼可能会带来牵累。
"怅遐心以栖玄":惆怅地让远大的心志栖息于玄妙的境界。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边塞苍凉之景与行军场景,营造出动荡不安又孤寂惆怅的氛围,表达了作者遭猜疑后的复杂心境、对人生的思考以及渴望超脱的心绪。
2. 分段赏析
“宝纬紊宗。神经越序。德晦河晋。力宣江楚。云雷兆壮。天山繇武。直发指河关。凝精越汉渚”,开篇通过“宝纬”“神经”等象征国家气运和纲纪的词汇,描绘了国家局势的紊乱。“德晦河晋。力宣江楚”则对比了北方和南方不同的态势。接着,“云雷兆壮。天山繇武”展现了边塞地区武力兴起和军事行动的壮盛气象,“直发指河关。凝精越汉渚”则进一步描绘了军队进发的决心和气势,为后文的边塞景象和思乡之情埋下伏笔。“秋风起。塞草衰。雕鸿思。边马悲。平原千里顾。但见转蓬飞”,此部分通过描写秋风、衰草、雕鸿、边马等典型的边塞秋景,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平原千里顾,但见转蓬飞”以转蓬自比,形象地表达了漂泊无依的感受,烘托出征人或游子的思乡之情。“星严海净。月彻河明。清辉映幕。素液凝庭。金笳夜厉。羽轊晨征。斡晴潭而怅泗。枻松洲而悼情。兰涵风而泻艳。菊笼泉而散英。曲绕首燕之叹。吹轸绝越之声。欷园琴之孤弄。想庭藿之余馨”,这部分描绘了自然景色,如星、月、兰、菊等,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融入了音乐,如金笳、羽轊、园琴等声音,进一步渲染了惆怅的情感。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色和音乐声音的描写,将情感与自然相融合,使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青关望断。白日西斜。恬源靓雾。垄首晖霞。戒旋鹢。跃还波。情绵绵而方远。思袅袅而遂多。粤击秦中之筑。因为塞上之歌”,作者望断青关,看着白日西斜,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画面,增添了思乡的愁绪。“戒旋鹢。跃还波”表达了想要回归的心愿。接着,作者以击筑作歌的形式,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情感绵绵不断,思绪愈发繁多。歌曰:朝发兮江泉,日夕兮陵山。惊飙兮瀄汨,淮流兮潺湲。胡埃兮云聚,楚旆兮星悬。愁墉兮思宇,恻怆兮何言。定环中之逸鉴,审雕陵之迷泉。悟樊笼之或累,怅遐心以栖玄”,诗人以击筑作歌,歌中描述一天的行程,从江泉到陵山,经历惊飙、淮流,看到胡埃、楚旆,心中充满愁绪。最后表达对自身处境的思考,领悟到樊笼般的生活可能带来的束缚,渴望心灵栖息于玄远之境,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出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上一篇:南北朝·刘峻《好春》
下一篇:南北朝·王寂《探春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