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朝代:魏晋作者:陆云浏览量:2
měi
zāi
liáng
yǒu
bǐng
kūn
líng
míng
zhào
yuǎn
jiàn
yōu
wēi
yán
jīng
chāo
huáng
yīng
zhì
yáo
qióng
zèng
hàn
lín
shì
dān
chéng
dào
tóng
xīn
bìng
qǐng
西
lóu
chí
xiǎng
huān
yàn
嬿
guān
liáng
chóu
zhì
zhǐ
yuàn
yán
yóu
shì
ěr
zhōng
qíng
yōu
bào
hèn
dōng
yóu
shén
wǎng
xíng
liú
zhì
zhī
shī
xiě
zhī
xīn
ài
zèng
zhī
ěr
yīn
shì

译文

美好的啊,我的好友,你禀赋的美德如大地般灵秀。你的智慧明察远事,洞察幽微,美好而精妙。你的行迹超越常人,品质如同美玉般珍贵。你赠我文章,向我表露赤诚之心。我们志向相投、彼此契合,虽形体不同却心意相通。近来我向西远行,如今在五楼与你相聚。我深切思念与你欢聚的时光,常眺望我那片美好的田畴。如今你已来到此处,我却因阻隔无法常伴左右。虽然居室相近,却被阻隔,内心满是忧虑。我满怀遗憾向东远游,心神虽向往相聚,身体却不得不停留。如何才能实现我们的共同志向,只能将心意寄托在这首诗中。如何才能抒发对你的思念,只能用这些文辞记录下来。我的心充满喜爱之情,作歌赠予你。不要隐藏你的音讯,莫要将我遗忘。

逐句剖析

"美哉良友":美好的啊,我的好友,

"禀德坤灵":你禀赋的美德如大地般灵秀。

"明照远鉴":你的智慧明察远事,

"幽微妍精":洞察幽微,美好而精妙。

"超迹皇英":你的行迹超越常人,

"质如瑶琼":品质如同美玉般珍贵。

"赠我翰林":你赠我文章,

"示我丹诚":向我表露赤诚之心。

"道同契合":我们志向相投、彼此契合,

"体异心幷":虽形体不同却心意相通。

"自顷西徂":近来我向西远行,

"合于五楼":如今在五楼与你相聚。

"迟想欢嬿":我深切思念与你欢聚的时光,

"观我良畴":常眺望我那片美好的田畴。

"亦既至止":如今你已来到此处,

"愿言莫由":我却因阻隔无法常伴左右。

"室迩入鬲":虽然居室相近,却被阻隔,

"中情则忧":内心满是忧虑。

"抱恨东游":我满怀遗憾向东远游,

"神往形留":心神虽向往相聚,身体却不得不停留。

"何以合志":如何才能实现我们的共同志向,

"寄之此诗":只能将心意寄托在这首诗中。

"何以写思":如何才能抒发对你的思念,

"记之斯辞":只能用这些文辞记录下来。

"我心爱矣":我的心充满喜爱之情,

"歌以赠之":作歌赠予你。

"无秘尔音":不要隐藏你的音讯,

"不我是贻":莫要将我遗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失题》是西晋陆云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属赠友题材。诗中先赞美友人品德如大地般美好,才识明察深远,品质高洁似美玉,并提及友人以诗表诚、心意相通的默契。后转向分离后的思念:友人西去后,诗人常想起相聚之乐,如今虽到对方所在之地却无法相见,近在咫尺却难聚的怅惘更添愁绪。最后直抒胸臆,以诗寄情,表达对友人的珍视,希望彼此坦诚相待。全诗通过直接倾诉与细节刻画,展现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诗,也是一首​​赠友​​诗。​​介绍了​​友人的高尚品德、明察才识及如玉般高洁的品格,以及彼此以诗表诚、心意相通的默契,描绘了​​分别后诗人对往昔相聚的追忆与当下身处同地却难再逢的怅惘;​​体现了​​友人之间深厚真挚的情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珍视与渴望坦诚相待。

2. 分段赏析

诗歌开篇以“美哉良友,禀德坤灵。”直赞友人品德美好,禀赋天地灵气,语言质朴而真挚,奠定了全诗倾诉友情的基调。“明照远鉴,幽微妍精。”进一步刻画友人智慧——既能洞察远方之事,又能明察细微之理,突出其才德兼备的形象。“超迹皇英,质如瑶琼”以传说中贤妃娥皇女英为参照,用“瑶琼”作比,强调友人品德超越寻常,珍贵如宝,比喻生动且富有感染力。中间四句“赠我翰林,示我丹诚。道同契合,体异心并。”转向二人交游细节:友人赠以诗文,表露赤诚之心;虽人生经历不同,却因志向相投心意相通。这几句既体现友情的纯粹,也暗含对精神共鸣的珍视。“自顷西徂,合于五楼。”转为叙事,交代友人西去、自己与友人在“五楼”相聚的近况;“迟想欢嬿,观我良畴。”则展开想象,写诗人因思念而频频回想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甚至想象友人在自己田亩旁的身影,画面温馨却暗藏未得相聚的怅惘。“亦既至止,愿言莫由。室迩入鬲,中情则忧。”笔锋一转,点出矛盾:友人虽已抵达,自己却无法前往相见,离本近却如被阻隔,内心的忧虑油然而生。此处化用“室迩人远”的典故,强化了“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的无奈,情感更显深沉。“抱恨东游,神往形留。”进一步倾诉诗人的矛盾状态:自己本应东游他方,却因思念友人而心神向往,身体却滞留原地,“抱恨”二字道尽身不由己的痛苦。“何以合志,寄之此诗。”“何以写思,记之斯辞。”则以设问引出创作意图——无法相见的遗憾,只能通过诗歌传递心志、抒发思念,语言直白却真挚。结尾“我心爱矣,歌以赠之。无秘尔音,不我是贻。”收束全诗,诗人直抒胸臆:我将满心爱意写入歌中赠予你,请不要隐藏心声,定要将回应交付于我。这几句既是对友情的坚定宣言,也暗含对友人回应的期待,情感真挚热烈,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石崇《楚妃叹》

下一篇:魏晋·陶渊明《劝农(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