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岁暮和张常侍

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浏览量:2
shì
cháo
jiù
rén
zhòu
gǎn
bēi
quán
míng
dàn
fēi
jīn
suì
yán
yán
liǎn
guāng
rùn
bái
fán
kuò
zāi
qín
tán
wèi
qiān
xiàng
zhǎng
fēng
hán
yún
méi
西
shān
liè
liè
suì
yán
fēn
fēn
fēi
niǎo
hái
mín
shēng
xiān
zhǎng
zài
shěn
chóu
chán
quē
qīng
zhì
dāng
nián
qióng
tōng
yōu
qiáo
cuì
yóu
huà
qiān
yǒu
shēn
huái
怀
yùn
zēng
kǎi
rán

译文

朝廷旧人死散令人悲伤,时光匆匆而为日落感叹。明朝升起已非今日太阳,年岁已暮我又能有何言!平日容颜已收敛起光润,并且早已见白发更增添。秦穆公言谈真可称迂阔,人老怎能说膂力未耗散?傍晚来临刮起阵阵长风,只见层层寒云笼罩西山。冽冽寒气吹来越来越冷,那飞鸟也已经纷纷回还。人生本来很少能够长寿,何况常常会被愁苦纠缠。屡缺清酒常常无酒可饮,而无从快乐在今时此年。穷困显达本来不去考虑,容颜憔悴听任自然变迁。时常自问很有深刻感慨,逢到岁终又添一重伤感。

赏析

1.

题目中的岁暮,点明写作时间,是在年底。结合诗中的明旦非今日来看,是说到了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所以这里的岁暮解释为除夕。在除夕这一天,写了这首唱和诗给张常侍。这是字面的意思。这首诗涉及到时政方面的问题,岁暮二字可能还有其他暗指。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这两句是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凄市朝旧人,感骤骥悲泉。凄是悲戚,为市朝旧人而悲戚。市朝和旧人,这两个词需要解释一下。先说市朝。《归园田居》中一世异朝市,市朝和朝市,意思相同。市是集市,朝是官场,两字合在一起,泛指人世。亲朋故旧的逝去或离散是让人悲戚的事情。旧人指的是亡故之人,或离或逝。第二句,骤骥感悲泉,这里有典故。骤骥是快马,悲泉是传说中的一个地名,日落的地方。《淮南子》里记载,羲和驾着快马拉着太阳每天由东到西,到达悲泉这个地方的时候,就让快马停下来。这里说的是,人世代谢、时光流逝,是令人悲伤的事情。而明天就将是新的一天了,现在,我还有什么话可说的呢?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余何言的余,不是我的意思,这里解释为剩下的更合适。想到时光匆匆而过,明天就将是新的一年了,所以心里很感慨。面对如此情境,我还剩下什么呢?我无话可说了。这是很激愤的话。现实情况就是这样令人悲戚,令人感觉到无能为力,所以是余何言,没什么话好说了。其实心里有很多话想说。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这两句写身体状况。素颜代指人的脸。脸上没有光泽,头上满是白发。第二句中的一字放在句中,加强语气的作用,无实义。从这两句来看,上文所说的岁暮,除了指具体的时间之外,应该还有进入暮年、年老的意思。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这里有典故。《尚书秦誓》里说,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这段话的意思在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这本书中,有很详细的注疏,综合如下:番的读音,婆,字写作皤。皤,白头貌,头发白了。良是善,良士在这里代指将士。将士们的头发都白了。旅力既愆的愆是失掉、丧失。什么已经丧失了?旅力。旅,通膂,有个词叫膂力,就是体力的意思。将士们头发白了,体力也丧失了,而我尚有之。这是秦穆公说的,说他还有的是体力。陶渊明不同意。这两句诗就说,年纪大了,体力怎么可能不衰退呢,秦穆公的言论真是迂腐。阔是迂阔、不切实际。上面说的是人已进入暮年,身体衰弱。紧接着转向另一层意思,说的是大环境,环境也不好。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大风刮起来了。长风即大风。向夕点明时间,是在将要黄昏的时候。这首诗中,有多处字眼都紧扣题目中的岁暮。这里的向夕,也有这层意思。风起而云涌,西山笼罩在一片寒云之中。西山是什么地方?查各家的注释,都没有对西山进行解释。西山不是西边的山,而是有特指。《采薇歌》中说,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陶渊明的西山,来自这里。这里是伯夷、叔齐隐居采薇而食的地方。在《饮酒二十首》其二中,陶渊明同样写到西山,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这里说的很明显,西山就是伯夷叔齐隐居的西山。这是借代,用来代指自己所处的这个环境,是寒云笼罩。注意这个寒。陶渊明说,大风刮过来,四周的云,都是寒冷的。所以紧接着说,冽冽气遂严,纷纷飞鸟还,冽冽用来形容后面的气,寒冷的气息。严,表示程度,是极其寒冷的。在这么寒冷的天气下,鸟儿们都纷纷飞回了各自的家了。纷纷表示多而杂乱。这首诗读到这里,已经可以感觉到,陶渊明写这首诗有很隐晦的意思在里面,那种不好明说的心意,可能真的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关。民生鲜常在,矧伊愁苦缠。矧伊,矧是况且的意思,伊是语气助词,放在句中无实义。苦缠,是被困苦所纠缠,即上面提到的年老体衰、岁暮严寒等内外交困。这里的民生解释为人生,和现在国计民生的概念不同。人的生命不可能一直存在,也就是说,人生是短暂的,何况还有这些困苦纠缠着。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清酤指酒。现在经常没有酒喝,再不会像当年那么快乐了。屡阙,说明次数很多,是经常性的。陶渊明隐居后,尤其是到了晚年,是穷且多病。没有酒喝的情况,在他的其他诗篇中很常见。比如《九日闲居》,里面有个序,就说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意思是说,重阳节的时候,园子里菊花盛开,而此时手边却无酒可饮。这里的至,也隐隐有所指。综合萧统的《陶渊明传》以及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等,陶渊明退隐之后,有不少人会不时的送酒给他喝。所以说是当年。想当年,经常有酒可饮是如此快乐,而如今却没有了。那么这个至,或可以解释为,不仅是酒没了,连来往的人也少了。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这里出现了转折。前面讲到,人生这么短暂,而如今是年老体衰、岁暮严寒、无酒可饮等等,是一直在描述困苦的情况;到了这里,说穷困与通达,没有什么好顾虑的,就让它顺其自然吧。由此可知,这里的转折,只是诗意方面的转折,在陶渊明自身,这是他一贯的人生态度,是那种任真的、通达的人生观,任其自然,不争不抢。靡攸虑,意思是没有所顾虑的。攸是所,性命攸关是说和性命所关系的事情。憔悴二字,和上文素颜敛光润二句相呼应,强调形势的衰败。化是运化,自然的变化。陶渊明的诗文中,提到化或运的次数非常多。结尾两句,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字面的意思是:抚己是检点自己,回想自己的平生遭际,不免深有感怀。履,作动词讲,意思是踩到、到达。履运指的是在这个岁暮时候。如今又是岁暮,更增添了无尽的感慨。可见陶渊明心里有不平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陶渊明《赠长沙公 其三》

下一篇:魏晋·卢谌《赠刘琨诗二十首 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