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铄赵生":啊,杰出的赵生,
"载德相绍":道德得以传承。
"挺此令嶷":你挺拔出众,
"素质皎皎":品质高洁。
"投迹清规":投身于清规戒律之中,
"研思至道":钻研思考至深的道理。
"拟秋厉节":效法秋天来磨砺气节,
"晞春振藻":如春天的阳光般振奋文采。
# 晞春振藻:一章。
"厉节伊何":磨砺气节是什么样的呢,
"如霜之荣":如同霜一样高洁荣耀。
"怀玉匿采":怀揣美玉却隐藏光彩,
"抱兰秘馨":怀抱兰花而秘藏香气。
"藏器俟贾":隐藏才能等待时机,
"潜秀养英":潜藏优秀品质培养精英。
# 潜秀养英:起首当脱两句。二章。
"海蓄其流":大海蓄积众流,
"山积其壤":高山堆积土壤。
"表崇望显":外表崇高声望显扬,
"源深润广":源头深远润泽宽广。
"仰惟我友":敬仰我的朋友,
"含光昧爽":你蕴含光芒而即将破晓。
"谁谓未章":谁说尚未彰显,
"今将宣朗":如今即将宣扬明朗。
# 今将宣朗:三章。
"守真良难":坚守本真实在困难,
"知德者鲜":了解道德的人稀少。
"贤不闷时":贤能的人不因为时运而烦闷,
"乐在为善":乐于做善事。
"陟彼弥高":攀登那越高的山峰,
"流川日远":河流就日益遥远。
"无忧不至":没有忧愁不会到来,
"敦尔攸践":敦促你践行美德。
# 敦尔攸践:四章。
"道有夷险":道路有平坦有险阻,
"遇有通否":际遇有顺利有不顺。
"骥不称力":骏马不被称赞力气,
"士贵所履":士人贵在其所践行的。
"识归要会":认识到关键所在,
"岂嫌涂轨":怎会嫌弃道路轨迹。
"苟非德义":如果不是道德正义,
"于我糠秕":对我来说就如同糠秕。
# 于我糠秕:五章。
"泉竭龙逝":泉水干涸龙离去,
"树茂鸟聚":树木茂盛鸟儿聚集。
"郁彼北林":郁郁葱葱的北林,
"招其侪侣":招引它的同伴。
"嗟我孤根":叹我这孤独的根,
"枝叶胥胥":枝叶虽多。
"岁寒靡托":岁寒之时没有依托,
"远播江渚":远远地播迁到江渚之地。
# 远播江渚:六章。
"济济京华":人才济济的京城,
"俊乂并凑":俊杰贤才汇聚。
"悠悠遐裔":遥远的边裔之地,
"我独是赴":我独自前往。
"哀此离群":悲哀于这离群之苦,
"悲彼孤陋":悲伤于自己的孤陋。
"非无新好":并非没有新的好友,
"人则惟旧":但人们总是念旧。
# 人则惟旧:七章。
"义著往叶":道义显著于往昔,
"分珍来裔":情分珍惜于后代。
"庶几与子":或许与你,
"终兹不叙":最终不再叙说。
"岂如冬夏":怎会像冬夏一样,
"寒暑易节":寒暑变换季节。
"斯诚既者":这真诚既然已经存在,
"信不待誓":信任不需要誓言。
# 信不待誓:八章。
"实望嘉赠":实在期望得到美好的赠言,
"披怀发中":披露心怀抒发内心。
"直谅未闻":正直诚信未曾听闻,
"属致谦冲":却得到你的谦逊。
"投于幽谷":把我投于幽谷,
"诫之已崇":告诫已经很崇高。
"客过行云":客人经过如行云,
"虚其旋风":虚空其旋风。
# 虚其旋风:九章。
"导以水柔":用柔水来引导,
"示以火急":用火急来示意。
"宽猛相济":宽和与严厉相互结合,
"孰能企及":谁能够达到。
"古人难慕":古人难以仰慕,
"洪流叵挹":洪流难以舀取。
"躯小裁博":身躯小而才学广博,
"余将焉袭":我将如何沿袭。
# 余将焉袭:十章。
"翟氏载离":翟氏遭受离别,
"陈张终辱":陈张最终受辱。
"交以时利":交往因为时势利益,
"胡能不黩":怎么能不污浊。
"窃怪吾子":私下里奇怪你,
"自疑末俗":怀疑自己陷入末世风俗。
"愧以沙砾":以沙砾自愧,
"何言金玉":怎么敢说自己是金玉。
# 何言金玉:文馆词林百五十七。十一章。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赠答诗。诗中先赞扬赵景猷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坚守正道且心怀远志;再感慨自身漂泊无依、离群孤陋,又提及交友当重德义而非时利;最后表达对赵景猷赠诗的期盼与谦逊回应,体现出二人之间的情谊与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如霜之荣”运用了意象组合,将“霜”的清冷高洁与“荣”的短暂鲜活相组合,既以霜的洁净特质映衬出人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又借霜打之后草木荣枯的短暂,暗合人物隐忍自持的智慧,同时也勾勒出人物离群索居的孤寂处境,传递出对人生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久存的慨叹,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赞颂,以及对孤寂境遇与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3. 分段赏析
“于铄赵生,载德相绍”,以赞美的口吻塑造了赵景猷这一人物形象,“于铄”表赞叹,“载德相绍”点明赵生传承美德,奠定全诗对友人的敬重基调。“挺此令嶷,素质皎皎”则进一步刻画赵生的外在仪表与内在品性,“令嶷”显其端庄美好之态,“皎皎”喻其纯洁如玉的素质,语言简洁却生动,运用比喻手法凸显人物高尚品格。“投迹清规,研思至道”两句,从行为与思想两方面写赵生,他遵循清正品规行事,深入钻研至高的道理,展现出赵生在品行修养与学问追求上的严谨态度,内容上紧扣对友人的推崇,情感上满含敬佩。“拟秋厉节,晞春振藻”运用比兴手法,将赵生磨砺名节比作秋霜的坚贞,展现其高尚气节;将他施展文才比作春日万物复苏焕发生机,凸显其才华横溢,艺术手法巧妙,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厉节伊何,如霜之荣”以设问开篇,引发读者思考,随后以“霜之荣”作答,将赵生的坚贞气节比作经霜而更显坚韧的草木,形象地写出其气节的坚定,语言富有感染力。“怀玉匿采,抱兰秘馨”继续用比喻,“怀玉”“抱兰”象征赵生身怀才德,“匿采”“秘馨”则写出他不张扬、含蓄内敛的品性,体现出君子有才而不外露的特质,深化了对赵生内在美德的赞扬。“藏器俟贾,潜秀养英”(注:起首当脱两句),“藏器俟贾”化用“藏器待时”之意,写赵生身怀才能却等待合适的时机施展,“潜秀养英”则表现他在未显露之时默默涵养才华,积蓄力量,这里既体现出赵生的沉稳与智慧,也暗含对友人未来能得遇良机的期许,情感真挚,贴合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海蓄其流,山积其壤”以自然现象起兴,大海因汇聚众多河流而广阔,高山因积累无数土壤而高耸,用这两种常见的自然规律作比,为后文赞美友人铺垫,表达出事物的成就源于积累的道理,语言通俗却蕴含深刻哲理。“表崇望显,源深润广”承接前两句,由自然现象转向对事物本质的阐述,外在的崇高声望源于内在深厚的根基,如同水源深厚才能滋润广阔的土地,为下文写友人的“含光昧爽”做铺垫。“仰惟我友,含光昧爽”直接将笔触转回友人,“仰惟”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敬仰,“含光昧爽”写出友人如同在黎明前的微光中,虽未完全显露光芒,却已蕴含光彩,形象地表现出友人虽暂未声名远扬,但已具备卓越的品质与才华,情感上充满对友人的认可与期待。“谁谓未章,今将宣朗”以反问与肯定结合的句式,反驳他人认为友人尚未显露才华的看法,坚信友人的才华与声名即将得以彰显,语气坚定,传递出对友人的十足信心。“守真良难,知德者鲜”两句,作者发出感慨,坚守本心、保持纯真十分困难,懂得道德真谛的人也很少,从侧面烘托出友人能坚守真德的可贵,通过对比现实中难能可贵的情况,凸显友人品质的高尚,内容上由对友人的直接赞美转向对普遍现象的感慨,再回归对友人的推崇,层次丰富。“贤不闷时,乐在为善”则进一步阐述贤人的品格,贤能之人不会因时运不济而烦闷,而是以行善为乐,这里既暗含对友人贤能的肯定,也传递出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感情积极向上。“陟彼弥高,流川日远”运用比兴,“陟彼弥高”如同人追求道德与学问,越攀登越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流川日远”则像坚持行善与修养,越坚持越能积累深远的影响,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不断追求、坚持修养的重要性,语言富有画面感。“无忧不至,敦尔攸践”是作者对友人的劝勉,只要坚持践行正道,没有什么忧虑不能解决,情感上满含对友人的关怀与鼓励,贴合朋友间相互劝勉的真挚情谊。“道有夷险,遇有通否”写出人生道路有平坦也有艰险,遭遇有顺利也有不顺,这是对人生常态的客观认知,语言平实却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为下文阐述士人品格做铺垫。“骥不称力,士贵所履”运用比喻,骏马不以力量著称,而以日行千里的行动为贵;士人不应只看重自身能力,更可贵的是践行正道的行为,鲜明地表达出对士人注重实际行动、坚守正道的推崇,也暗含对友人践行正道的肯定。“识归要会,岂嫌涂轨”是说只要能认清根本、把握关键,就不会嫌弃道路的曲折,强调把握核心方向的重要性,体现出作者清醒的认知与豁达的心态,也从侧面反映出友人在人生道路上能认清方向、不避艰难的品格。“苟非德义,于我糠秕”则态度鲜明地表明作者的价值观,若不符合道德道义,即便外在条件再好,对自己而言也如同糠秕般无用,强烈地表达出对德义的重视,进一步凸显出作者与友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泉竭龙逝,树茂鸟聚”以自然现象起兴,泉水枯竭龙便离去,树木茂盛鸟便聚集,形象地写出环境对事物的影响,也暗喻人才会向适宜发展的环境聚集,语言生动形象,为下文抒发自身处境做铺垫。“郁彼北林,招其侪侣”描绘出北边树林郁郁葱葱,吸引同伴聚集的景象,与后文自身“孤根”的处境形成对比,反衬出作者的孤独之感,情感上由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转向自身情感的抒发,过渡自然。“嗟我孤根,枝叶胥胥”作者以“孤根”自比,感叹自己如同孤独的树根,即便枝叶繁茂,也缺乏依靠,生动地写出自身的孤独处境,“嗟”字直接抒发感慨,情感真挚。“岁寒靡托,远播江渚”进一步描绘自身困境,在寒冷的时节没有依托,只能漂泊到江边沙洲,“岁寒”既指季节的寒冷,也暗喻人生的艰难处境,“远播江渚”则写出漂泊无依的状态,满含凄凉之感,与前文对友人的赞美形成对比,更显友情的珍贵。“济济京华,俊乂并凑”描绘出京城人才众多、贤才聚集的繁荣景象,“济济”“并凑”展现出京城人才辈出的盛况,语言简练却极具画面感,为下文自身的“独赴”形成对比。“悠悠遐裔,我独是赴”写出在众多贤才奔赴京城之时,自己却独自前往遥远的边地,“悠悠遐裔”突出路途的遥远与荒凉,“独”字凸显出作者的孤独与与众不同,情感上满含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哀此离群,悲彼孤陋”直接抒发情感,为自己远离友人、脱离群体而哀伤,为自身处境的孤独鄙陋而悲伤,“哀”“悲”二字直接点明情感基调,将内心的孤独与悲凉展现得淋漓尽致。“非无新好,人则惟旧”则表明并非没有新的朋友,只是人终究还是珍视旧友,鲜明地表达出作者对与赵景猷这份旧友情谊的珍视,情感真挚动人,贴合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义著往叶,分珍来裔”写出作者与友人的情谊,道义在过往的岁月中彰显,这份珍贵的情谊也将流传到后代,“往叶”“来裔”体现出情谊的长久,语言庄重,凸显出这份友情的厚重。“庶几与子,终兹不叙”表达出作者希望能与友人一直保持这份情谊,直到最后也不中断,“庶几”传递出美好的期许,情感上满含对友情长久的渴望。“岂如冬夏,寒暑易节”运用对比,友情不会像冬夏季节那样,寒暑轻易更替,形象地写出友情的稳固与长久,通过否定季节的易变,突出友情的恒定,艺术手法巧妙。“斯诚既者,信不待誓”则进一步强调,这份情谊既然已经有了真诚的基础,就不需要誓言来约束,体现出友情的纯粹与真挚,无需外在形式来证明,情感深沉而坚定。“实望嘉赠,披怀发中”写出作者原本期望能得到友人美好的赠言,于是在诗中敞开心扉,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实望”体现出作者的期待,“披怀发中”展现出真诚坦率的态度,为下文的感慨做铺垫。“直谅未闻,属致谦冲”则表达出作者未能听到友人正直坦诚的话语,反而收到友人谦逊的回应,“直谅”点明作者对友人话语的期待,“谦冲”则写出友人的谦逊品格,情感上既有一丝遗憾,也有对友人谦逊的认可。“投于幽谷,诫之已崇”将友人的劝诫比作投入幽深山谷,虽看似遥远,却有着崇高的意义,“幽谷”象征劝诫的深刻与耐人寻味,“诫之已崇”凸显出劝诫的重要价值,体现出作者对友人劝诫的重视。“客过行云,虚其旋风”运用比喻,友人的劝诫如同过客与行云,虽短暂却留下影响,又像旋风般虽无形却有力量,形象地写出劝诫对作者的触动,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导以水柔,示以火急”以水的柔和与火的急切作比,写出友人的劝诫既有着如水般温和的引导,也有着如火般急切的提醒,形象地展现出劝诫方式的灵活与全面,体现出友人的用心良苦。“宽猛相济,孰能企及”赞美友人的劝诫做到了宽和与严厉相互补充,这种恰当的方式难以有人能比得上,“孰能企及”表达出作者对友人劝诫方式的高度认可与敬佩,情感真挚。“古人难慕,洪流叵挹”表达出古人的高尚品德难以追慕,如同浩大的洪流难以舀取,既体现出作者对古人品德的敬仰,也暗含对自身难以达到古人境界的感慨,语言中带有一丝谦逊。“躯小裁博,余将焉袭”作者自谦自身才能微薄,即便想要学习古人与友人的高尚品德,也不知该如何承袭,“躯小裁博”是自谦之词,“余将焉袭”则传递出作者渴望学习却又感到力不从心的复杂情感,情感真实可感。“翟氏载离,陈张终辱”列举翟氏、陈张等人的事例,他们因交友不当或行事不当而最终离散、受辱,通过反面事例引出对交友之道的思考,为下文阐述正确的交友观做铺垫,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使观点更具说服力。“交以时利,胡能不黩”点明翟氏、陈张等人失败的原因,若交友只看重一时的利益,怎么能不变得污浊呢?直接批判了以利相交的交友方式,态度鲜明,传递出正确的交友理念。“窃怪吾子,自疑末俗”作者对友人在世俗中自我怀疑的态度感到些许奇怪,“窃怪”一词既带有一丝不解,也饱含对友人的关切,希望友人能坚定自身品格,不被世俗所困扰。“愧以沙砾,何言金玉”作者以“沙砾”自比,自谦自己如同微小的沙砾,不敢说自己能像金玉般珍贵,既体现出作者的谦逊,也暗含对友人如同金玉般珍贵品格的赞美,与开篇对友人的赞美相呼应,使全诗情感连贯,结构完整。
下一篇:魏晋·佚名《黄生曲三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