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五帝之不同礼":五帝时候的礼仪制度不同,
# 伊:发语词。
"三王亦又不同乐":三王时候的礼仪制度也各不相同。
"数极自然变化":气数到了极限,自然就要发生变化,
"非是故相反":非和是本来就是互相排斥的,
"德政不能救世溷乱":施行仁德不能拯救社会的混乱,
# 溷乱:混乱。
"赏罚岂足惩时清浊":实行赏罚难道就可以惩戒时代的清浊吗?
"春秋时祸败之始":春秋时代是祸乱破败的开始,
"战国逾增其荼毒":战国时又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秦汉无以相踰越":秦汉时期也没有什么改变,
"乃更加其怨酷":更增加了人民的怨恨和苦难。
"宁计生民之命":哪里还考虑百姓的死活?
"为利己而自足":只要对自己有利就满足了。
"于兹迄今":从那时到现在,
"情伪万方":弄虚作假的现象表现在各个方面。
"佞诌日炽":虚伪奉承的歪风日甚一日,
"刚克消亡":刚强正直的品德逐渐消亡。
"舐痔结驷":舔痔疮的人可以乘四匹马拉的车,
"正色徒行":正派的人只能徒步而行。
"妪𡟥名势":对豪强之家溜须拍马,
"抚拍豪强":稍微有点骨气。
"偃蹇反俗":敢于反抗这恶劣风气的,
"立致咎殃":立即遭到祸殃。
"捷慑逐物":不择手段追逐名利者,
# 捷慑逐物:急切而唯恐落后地追逐名利权势。
"日富月昌":日月更迭间富贵日增、昌盛日显。
"浑然同惑":世人却浑然迷乱,
"孰温孰凉":谁能辨明何为温暖、何为寒凉?
"邪夫显进":奸邪之徒显赫晋升,
"直士幽藏":正直之士却幽居潜藏。
"原斯瘼之所兴":追究这弊病的兴起,
# 瘼:病,这里指弊病。,原:推究。
"实执政之匪贤":实在是因为当政者不贤明。
"女谒掩其视听兮":女人和宦官掩住了皇帝的耳目,
"近习秉其威权":宠臣把持了国家的大权。
"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他们所喜好的人,千方百计让其长出羽毛,
"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他们所讨厌的人,就不择手段找缺点毛病。
"虽欲竭诚而尽忠":正直之士即便想谒诚尽忠,为国效命,
"路绝险而靡缘":也如同面临绝险的境地,找不到路径。
"九重既不可启":皇宫的大门既然打不开,
"又群吠之狺狺":又加上一群恶狗汪汪乱叫。
# 狺狺:狗叫声。
"安危亡于旦夕":国家的危亡就在旦夕,
"肆嗜慾于目前":还在放纵自己的嗜好欲望,只贪眼前之欢。
"奚异涉海之失柁":这和渡海的大船失去了舵盘,
"坐积薪而待然":坐在干柴上等待燃烧有什么两样?
"荣纳由于闪榆":荣幸地被重用者都是些善于阿谀奉承之辈,
"孰知辨其蚩妍":有谁知道辨别他们的美丑?
"故法禁屈橈于势族":所以,连法律禁令都屈于豪门贵族,
"恩泽不逮于单门":皇恩厚泽怎么能到达贫寒之家。
"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宁可忍饥耐寒在尧舜时的灾荒之岁,
"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也不吃饱穿暖在现在的丰收之年。
"乘理虽死而非亡":坚持真理即使死去也是活着,
"违义虽生而匪存":违背正义即使活着也等于死了。
"有秦客者":有一秦地的人,
"乃为诗曰":作诗说:
"河清不可俟":太平盛世不能等到了,
# 河清:语出《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古人传说黄河一千年清一次,黄河一清,清明的政治局面就将出现。
"人命不可延":人的生命是不能延长的。
"顺风激靡草":只好看风使舵,顺水推舟吧,
# 靡:倒下。,激:指猛吹。
"富贵者称贤":谁有权势谁就是贤德之人。
"文籍虽满腹":满肚子学问,
# 文籍:文章典籍。代指才学。
"不如一囊钱":比不上一袋子钱更实用。
"伊优北堂上":卑躬屈膝就可以成为富贵人家,
# 北堂:指富贵者所居。,伊优:逢迎谄媚之貌。
"抗髒依门边":刚直的人只能依门而立。
# 依门边:倚门边。是“被疏弃”的意思。依:一作倚。,抗髒:抗脏。高尚刚正之貌。
"鲁生闻此辞":鲁地的人听到这些话,
"紧而作歌曰":接着作歌说:
"势家多所宜":豪门势家处处遂心满意,
# 势家:有权有势的人。
"咳唾自成珠":咳出的唾沫都能被当作珍珠;
"被褐怀金玉":贫苦的人空怀美好的理想和才华,
# 金玉:借喻美好的才德。,被褐:披着短褐的人,借指贫穷的人。
"兰蕙化为刍":如同芬芳的花卉变成喂牛的干草。
# 刍:饲草。,兰蕙:两种香草名。
"贤者虽独悟":有才德的人即使一个人很清醒,
# 独悟:犹“独醒”。《楚辞·渔父》中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话。
"所困在群愚":也只能被那些愚蠢的人所困。
"且各守尔分":暂且守你的本分吧,
# 尔分:你的本分。
"勿复空驰驱":不要再白白地奔走。
# 空驰驱:白白奔走。
"哀哉复哀哉":痛苦、悲哀,
"此是命矣夫":这就是命运!
# 此是命矣夫:旧注:《后汉·赵壹传》,《北堂书钞》一百三十八,《御览》六百九十三,七百六十七,七百七十一。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赋。此赋是一篇讽刺不合理的世事,憎恨社会上邪恶势力的作品,在四百余字的篇幅中,层层深入地活画出了具有东汉末世时代特点的从舐痔拍马的谄佞,到掌握大权的执政宦官,再到昏庸皇帝的那种极端腐败的政局,表达了作者决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以谋取个人荣华富贵的可贵精神。
2. 分段赏析
此赋以四百余字篇幅,针砭黑暗朝政之犀利直切,于汉赋中罕有其匹,尤为世人瞩目。赋开篇即将批判锋芒直指五帝三王以降之封建末世,言“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且世道愈演愈下:“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愈复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更一针见血道破根源:统治者“宁计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其洞察之深刻,非恪守正统的士大夫所能及。继而以反复对照之法,揭露种种秽行:“于兹迄今,情伪万方:佞谄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名势,抚拍豪强;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慑逐物,日富月昌。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而此等乱象皆因“实执政之匪贤,近习秉其威权”,追根溯源,乃“九重既不可启”所致。层层深入,活画出东汉末世“法禁屈挠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的腐朽政局。故作者斩钉截铁表明心志:“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非存。”其与奸邪不妥协之抗争,愤激之情如火山喷发,令人惊心动魄。
3. 作品点评
此赋抒发情志时率直激切,酣畅淋漓,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针砭时政之深刻与尖锐,实为前所未有。其文风与思想浑然相契,与思想内容相协调,此赋一改堂皇典雅而为疏朗明快。
# 此赋艺术上的独特之处是:篇幅短小,感情喷发,铺陈夸饰之风尽弃,从而使赋风为之一变。铺陈叙事的汉大赋,从此以后就渐渐为抒情小赋所代替了。赋后结构也颇别致,颇具独创性地以两首在文学史上有重要价值的优秀五言诗作结尾,更增强了艺术上的清捷简劲。马积高先生《赋史》也说,无论从哪一方面说,赵壹《刺世疾邪赋》在东汉文学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刺世疾邪赋》的出现,表明了汉末抒情小赋已经迅速发展起来,并以强劲的艺术活力,令人信服地取代了僵化的大赋,而跃居于赋坛主体地位。其批判的尖锐性在文学史上始终放射出不灭的异彩,为历代文士所瞩目,甚至有人评价《刺世疾邪赋》一篇压倒两汉所有的辞赋。全国高校中文专业通用的科学院、游国恩、刘大杰、袁行霈等不同版本的《中国文学史》教材,无一不列《刺世疾邪赋》为重点评析篇目。
现代龚克昌先生《汉赋研究》
上一篇:汉·东方朔《答客难》
下一篇:汉·扬雄《逐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