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生春阳":兰草、杜若这类香草生于春天温暖的时节,
# 兰若生春阳:“兰草”两句:以上二句是说兰虽生于阳春温暖的时季,经历寒冬仍然滋盛,也就是说虽受风霜摧残并不改柯易叶,比喻自己虽历辛苦而不忘旧爱。兰若:都是香草名。古人所谓“兰”,属菊科,和今之兰花不同。“若”,杜若的省称,属跖草科。
"涉冬犹盛滋":但经过寒凉的冬天也依然繁茂的生长。
# 涉:经历。
"愿言追昔爱":我追思昔日相爱的人,
# 愿言:犹“愿然”,沉思貌。
"情款感四时":她的款款深情令我一年四季都在思念不止。
# 情款:情意诚挚融洽。
"美人在云端":但美人好像生活在云端,
# 在云端:言可望而不可及。,美人:犹言君子,指所思的人。
"天路隔无期":天人永隔相见无期难自持。
# 天路:言可望而不可及。
"夜光照玄阴":月光照亮了幽暗的大地,
# 玄阴:幽暗。,夜光:指月。
"长叹念所思":长长地叹息,思念着心中所想的人。
# 念:一作恋。
"谁谓我无忧":谁说我没有忧愁,
# 谁谓我无忧:“谁谓”两句:末二句言忧念极深至于发狂。正因为忧思之深,难与人言,旁人还以为无忧呢。
"积念发狂痴":常年积累下来的思念已经让我变得如此狂。
# 狂痴:因痴迷而癫狂。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女子相思怀人的五言古诗,描绘了女子对情人的深切思念,体现其历经岁月仍情意不变,表达了因相思而产生的忧愁、孤独与痛苦之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兰若生春阳”以兰草、杜若历经寒冬依然茂盛,比喻女子虽历经艰辛,对旧爱初心不改、坚贞不渝。夸张:“云端”“天路”的表述,夸张地描绘出与所爱之人距离遥远,相见无期,强化思念却难相见的愁苦。对比:外表的“无忧”与内心的“狂痴”形成强烈反差,将女子外表看似平静、泰然无事,与内心因长久思念而饱受煎熬、几乎发狂发痴进行对比,凸显其思念之深、痛苦之重。细节描写:“夜光照玄阴,长叹恋所思”通过夜晚月光照幽暗处,女子发出长叹的细节,细腻展现其特定情境下对思念之人的眷恋。
3. 分段赏析
“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诗的开篇写道,兰草和杜若在春日暖阳中蓬勃生长,哪怕历经寒冬,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诗人在此巧妙地以兰草、杜若这些香草自比,运用比喻的手法,借香草在严寒中依然茂盛的特性,暗喻钟情的女子即便遭遇诸多艰难困苦,对旧爱的初心也丝毫未改,坚贞不渝。“愿言追昔爱,情款感四时。”接着诗人陷入了沉思,默默追忆往昔与爱人之间的甜蜜恩爱。那真诚深厚的情感,以及彼此间融洽的交往,与四季的更迭相伴,成为了难以磨灭的珍贵回忆。这里的“愿言”如同在静静思索,细腻地描绘出诗人沉浸于往昔情感之中的状态,体现出主述者尽管历经岁月波折,对过去的感情依旧执着坚守,情感真挚动人。“美人在云端,天路隔无期。”此联中,诗人所思念的“美人”如同在高高的云端之上,遥不可及。“云端”和“天路”的表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渲染出两人之间距离的遥远,仿佛被上天阻隔,相聚的希望极为渺茫。这不仅体现出诗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更传达出一种无奈与绝望的情绪,将思念之苦推向了高潮。“夜光照玄阴,长叹恋所思。”当夜晚的月光照亮黑暗的角落时,诗人对心中所思之人的眷恋愈发强烈,只能无奈地发出长长的叹息。这里“夜光”代表着月光,“玄阴”指的是幽暗之处。月光从云端洒落,仿佛来自爱人所在的方向,由此引发了诗人对爱人的无尽思念。这一描写细腻地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变化,从看到月光到思念爱人,情感的流露自然而真实。“谁谓我无忧,积念发狂痴。”最后一联,诗人发出了感慨,谁说我没有忧愁呢?长久以来的思念已经让自己几乎到了发狂发痴的程度。表面上诗人看似平静,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忧伤,但内心却饱受煎熬。这里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诗人外表的平静与内心的狂热思念进行对比,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情厚意,以及思念之深带来的痛苦折磨,使一个陷入爱情相思之苦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动容。整首诗通过比喻、夸张、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及对细节和心理的生动描绘,将诗人因思念爱人而产生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情感真挚且富有感染力。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将她因离别相思而魂牵梦绕的情态绘出,把她的缠绵愁绪写透,使一个痴情至深的女子,活脱脱地站在我们面前,当真是妙手天成。
上一篇:汉·韦孟《讽谏诗》
下一篇:汉·秦嘉《述婚诗(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