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ng
xāing
wēn

朝代:汉作者:佚名浏览量:2
hàn
shí
huáng
xiāng
jiāng
xià
rén
nián
fāng
jiǔ
suì
zhī
shì
qīn
zhī
měi
dāng
xià
yán
shān
zhī
wéi
zhàng
lìng
zhěn
qīng
liáng
wén
ruì
yuǎn
dài
qīn
zhī
ān
qǐn
zhì
dōng
yán
hán
shēn
nuǎn
qīn
zhī
qīn
dài
qīn
zhī
nuǎn
shì
míng
jīng
shī
hào
yuē
:“
:“
tiān
xià
shuāng
jiāng
xià
huáng
xiāng
。”
。”

译文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到夏天特别炎热的时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还把讨厌的蚊虫都驱赶得远远的,让父母可以更舒服地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的人,是江夏的黄香。”

逐句剖析

"昔汉时黄香":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

# 昔:往昔。

"江夏人也":是江夏人。

# 江夏:江夏郡,古地名,今湖北境内,其治在安陆。

"年方九岁":年纪才九岁的时候,

# 方:正好。

"知事亲之理":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

# 事:侍奉。

"每当夏日炎热":每到夏天特别炎热的时候,

"则扇父母之帷帐":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

# 帷帐:帐子。,扇:扇风。,则:就。

"令枕席清凉":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

# 令:使,让。

"蚊蚋远避":还把讨厌的蚊虫都驱赶得远远的,

# 远:形容词作动词用。使……远。,蚋:吸人血的小虫。

"以待亲之安寝":让父母可以更舒服地睡觉;

# 寝:睡。,安:舒服的,安心的。,以:让。

"至于冬日严寒":到了寒冷的冬天,

# 至于:到了。

"则以身暖其亲之衾":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

# 衾:被子。,暖:形容词作动词用。使暖和。,以:用。

"以待亲之暖卧":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

# 待:等待。

"于是名播京师":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

# 京师:京城;国都。,播:传播,流传,散布,传扬。,于是:因此。是:这。

"号曰":号称:“

# 号:称,宣称。

"天下无双":天下无双的人,

"江夏黄香":是江夏的黄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黄香温席》是东汉时期流传的一则孝道故事,出自《二十四孝》。这篇文章通过讲述黄香的事迹,传递了孝亲的传统美德与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核。黄香侍奉双亲的点滴故事,展现了一个孩子细腻、真挚的孝心——这份孝心既是他从心底自然生发的真诚情感,也是顺应天性、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如同一束温暖的光,激励着更多人从日常小事入手,用心孝敬父母、关怀长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散文。通过讲述黄香侍奉顺双亲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孩子细腻、真挚的孝心,传递了孝亲的传统美德与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核。

2. 分段赏析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开篇点明主人公黄香的籍贯(江夏)和年龄(九岁),强调其孝行始于幼年,更显可贵。“知事亲之理”一句直接点题,说明黄香虽年幼,却已懂得孝顺父母的道理,为后文的具体行为埋下伏笔。语言简练,寥寥数语即勾勒出人物背景,符合古代史传文学“寓褒贬于叙事”的特点。“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之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此段描写黄香在夏季的孝行,通过“扇帷帐”“令清凉”“驱蚊蚋”三个具体动作,展现他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蚊蚋远避”不仅体现黄香的细心,也暗含古人对生活环境的讲究(如驱蚊防病)。“以待亲之安寝”一句点明目的,强调黄香的孝行并非表面功夫,而是真正为父母考虑。语言平实却富有画面感,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黄香的体贴。“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此段描写黄香在冬季的孝行,“以身暖衾”的举动尤为感人,体现他宁愿自己受寒也要让父母舒适的高尚品德。“严寒”与“暖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黄香的牺牲精神。与夏季的“扇席”呼应,构成“冬温夏凊”(出自《礼记》)的完整孝道意象,体现古人“顺四时以奉亲”的孝道观念。“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结尾以结果收束全文,通过“名播京师”的传播效果,侧面烘托黄香孝行的感人力量。“天下无双”的赞誉不仅是时人对黄香的肯定,也寄托了古人对理想孝道的追求。短短一句评价,既总结了故事,又升华了主题,使黄香的形象成为后世孝道的标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张衡《龙潭瀑布泉》

下一篇:汉·曹操《秋胡行(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