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

朝代:汉作者:佚名浏览量:1
huá
líng
gēn
shén
zhī
liú
guò
tiān
mén
chē
qiān
shèng
tún
kūn
lún
shén
zhī
chū
pái
fáng
zhōu
liú
lán
táng
shén
zhī
xíng
jīng
róng
róng
bān
zòng
zòng
shén
zhī
lái
fàn
gān
jiàng
qìng
yún
shén
zhī
lín
tán
jiǔ
bīn
kuí
lóng
shén
ān
zuò
xiáng
shí
gòng
suǒ
shén
jiā
shēn
èr
shāng
pāng
yáng
mài
yán
cháng
pèi
shī
yòu
fén
zhī
ē
yáng
jīn
guāng
héng
tài
mǎng
ruò
yún
zēng
yáng
biàn
xiāng
téng
tiān

译文

光华灿烂啊,神灵的根基坚固。神灵的旌旗啊,穿过天门。车马有上千辆啊,聚集在昆仑山。神灵出来啊,列队于华丽的房屋前。四处流转交错啊,经过兰香的厅堂。神灵行进时啊,旌旗缓缓飘动。车马声密集啊,队列整齐有序。神灵到来啊,轻盈飘动。甘露降落啊,吉祥的云彩聚集。神灵挥动衣袖啊,降临到祭坛庙宇。九疑山的神灵作为宾客啊,夔龙起舞迎接。神灵安稳坐下啊,在吉祥的时刻停留。众人恭敬拥戴啊,与神灵心意相通。神灵赞许这祭祀啊,再次献上酒杯。福泽广博啊,绵延长久。广泛地施加保佑啊,在汾水的岸边。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啊,横越黄河。像云一样广阔啊,激起层层波浪。到处都是欢欣鼓舞的景象啊,歌声升腾到天上。

逐句剖析

"华烨烨":光华灿烂啊,

# 烨烨:一作晔晔。

"固灵根":神灵的根基坚固。

"神之斿":神灵的旌旗啊,

# 斿:指旗上的飘带。

"过天门":穿过天门。

"车千乘":车马有上千辆啊,

"敦昆仑":聚集在昆仑山。

# 敦:与“屯”相通,聚集的意思。

"神之出":神灵出来啊,

"排玉房":列队于华丽的房屋前。

# 排玉房:列队于华丽的房屋前。

"周流杂":四处流转交错啊,

# 杂:聚集。

"拔兰堂":经过兰香的厅堂。

"神之行":神灵行进时啊,

"旌容容":旌旗缓缓飘动。

# 容容:飞扬的样子。

"骑沓沓":车马声密集啊,

# 沓沓:行进迅速。,骑:骑马的人和其坐骑。

"般纵纵":队列整齐有序。

# 般:相连。

"神之徕":神灵到来啊,

"泛翊翊":轻盈飘动。

# 翊翊:飞翔的样子。

"甘露降":甘露降落啊,

"庆云集":吉祥的云彩聚集。

"神之揄":神灵挥动衣袖啊,

# 揄:相互牵引。

"临坛宇":降临到祭坛庙宇。

"九疑宾":九疑山的神灵作为宾客啊,

# 九疑:这里指九疑山之神,指舜。

"夔龙舞":夔龙起舞迎接。

# 夔:舜的乐官。

"神安坐":神灵安稳坐下啊,

"翔吉时":在吉祥的时刻停留。

"共翊翊":众人恭敬拥戴啊,

# 翊翊:恭敬的样子。,共:与“恭”相通。

"合所思":与神灵心意相通。

"神嘉虞":神灵赞许这祭祀啊,

# 虞:娱乐,欢快。

"申贰觞":再次献上酒杯。

# 贰觞:再次敬酒。

"福滂洋":福泽广博啊,

"迈延长":绵延长久。

"沛施佑":广泛地施加保佑啊,

# 沛:广泛。

"汾之阿":在汾水的岸边。

# 阿:水流曲折处。

"扬金光":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啊,

"横泰河":横越黄河。

# 横:充满。

"莽若云":像云一样广阔啊,

"增扬波":激起层层波浪。

# 扬波:这里指黄河的波浪。扬:一作阳。

"遍胪骧":到处都是欢欣鼓舞的景象啊,

# 骧:一作欢。,胪:陈列。

"腾天歌":歌声升腾到天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华烨烨》是汉武帝刘彻创作的一首三言诗,收录于《汉郊祀歌》十九章,为郊庙祭祀所用。此诗创作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祭祀后土之后,以铺陈手法展现神灵出游、降临及赐福的场景,融合了楚声传统与汉代礼乐理念。作为西汉乐府诗的代表作,其采用的三言句式与祭祀主题,体现了汉武帝时期礼乐改革的创新性。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华烨烨》作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当时武帝在汾阴祭祀后土后南行途中,为《郊祀歌》第十五章。武帝时期重建乐府,通过采诗配乐服务于郊庙祭祀,《郊祀歌》系列便是这一礼乐制度改革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三言诗,也是一首祭祀诗。诗歌以铺陈手法描绘了神灵出游、降临及赐福的场景,既融合了楚声传统与汉代礼乐理念,也共同反映了武帝时期礼乐改革的创新性。

2. 写作手法

铺陈:“神之斿”“神之出”“神之行”到“神之徕”“神之揄”“神安坐”,层层展开对神灵出行、降临、安坐、赐福等场景的细致描绘,如“车千乘,敦昆仑”展现神灵仪仗的盛大,“甘露降,庆云集”描绘神灵带来的祥瑞,“福滂洋,迈延长”渲染福泽的广博绵长,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铺叙,全面展现了祭祀场景的庄严盛大和人们对神灵的崇敬祈愿。意象组合:“神之斿”“车千乘”“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斿”(旗帜)、“车”“旌”(旌旗)、“骑”(车马)、“般”(船只),这些都是与出行相关的事物,它们共同展现出神灵出行时队伍的庞大、有序与庄重,凸显出神灵的威严与尊贵。

3. 分段赏析

“华烨烨,固灵根”,开篇以“华烨烨”形容神灵光辉灿烂的样子,“固灵根”则点出神灵根基稳固、源远流长,起笔便渲染出神灵的神圣与威严,奠定了全诗庄重肃穆的基调。“神之斿,过天门。车千乘,敦昆仑”,描绘了神灵出行的壮阔景象。“神之斿”点明神灵的旌旗,“过天门”展现其穿越天界之门的威严;“车千乘”以数量的庞大凸显神灵仪仗的盛大,“敦昆仑”则将神灵与昆仑这一神话中的神山相联系,赋予神灵崇高的地位。“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继续刻画神灵的行动。“排玉房”“拔兰堂”通过具体的动作,展现神灵穿行于华美宫殿与雅致厅堂之间,既体现了神灵的无所不在,也暗示了祭祀场所的富丽堂皇。“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聚焦于神灵行进中的仪仗细节。“旌容容”描绘旌旗飘动的舒缓之态,“骑沓沓”写出车马行进的密集声响,“般纵纵”则展现出队列的整齐有序,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让神灵出行的画面更加生动具体。“神之徕,泛翊翊。甘露降,庆云集”,写神灵降临带来的祥瑞。“泛翊翊”描绘神灵降临的轻盈之姿,而“甘露降”“庆云集”则是神灵带来的吉祥征兆,体现出人们对神灵降临的喜悦与期盼,也为祭祀增添了祥和的氛围。“神之揄,临坛宇。九疑宾,夔龙舞”,刻画神灵降临坛宇的场景。“临坛宇”明确神灵降临祭祀场所,“九疑宾”暗指舜的神灵前来做客,“夔龙舞”则以神话中夔龙起舞的景象,渲染出祭祀现场的热闹与神圣,进一步凸显祭祀的庄重与盛大。“神安坐,翔吉时。共翊翊,合所思”,写神灵安坐坛宇,享受祭祀的美好时刻。“翔吉时”点明神灵在吉祥的时刻降临安坐,“共翊翊”展现众人对神灵的恭敬拥戴,“合所思”则表达了人们与神灵心意相通,共同期盼福佑的心愿。“神嘉虞,申贰觞。福滂洋,迈延长”,写神灵对祭祀的满意与赐福。“神嘉虞”表明神灵赞许这场祭祀,“申贰觞”是人们再次向神灵敬酒,表达虔诚;“福滂洋,迈延长”则描绘出神灵赐予的福泽广博深厚,且绵延不绝,体现了人们对幸福长久的祈愿。“沛施佑,汾之阿。扬金光,横泰河”,展现神灵广泛施佑的景象。“沛施佑”写出神灵赐予的福佑充沛丰厚,“汾之阿”“泰河”点明福佑遍及汾水之畔、黄河之上;“扬金光”则以金光闪耀的景象,象征神灵福佑的光明与神圣,让整个画面更具感染力。“莽若云,增扬波。遍胪骧,腾天歌”,以宏大的场景收尾。“莽若云”形容祭祀的声势如云雾般浩大,“增扬波”写出福泽如波浪般扩散蔓延;“遍胪骧”展现万物欢腾的姿态,“腾天歌”则以响彻天际的歌声,抒发人们对神灵赐福的感恩与喜悦,让全诗在高潮中结束,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王褒《送陈校官之溧阳》

下一篇:汉·戴圣《不食嗟来之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