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回风态若飞":她的舞姿柔美轻盈,如回风流转般翩跹欲飞,
# 嬿婉:美好貌。
"丽华翘袖玉为姿":张丽华扬起衣袖,姿态如玉般温润秀美。
# 翘袖:舒展开舞袖。
"后庭一曲从教舞":一曲《玉树后庭花》任由她尽情舞蹈,
# 后庭:即《玉树后庭花》。
"舞破江山君未知":可这曼妙舞姿早已舞破了江山,昏庸的君王却浑然不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咏史怀古诗。描绘了张丽华伴随着《玉树后庭花》舞曲起舞时歌喉嬿婉、身段柔软、用臂翘袖、来回若飞的曼妙舞姿,体现了轻歌曼舞这般靡靡之音在不知不觉中葬送君王江山,陈朝灭亡的教训足以发人深省的内容主题。
2. 分段赏析
首句“嬿婉回风态若飞”描绘舞者姿态轻盈优美,如随风飞舞一般。其中“回风”暗喻自然界的风势回旋,“态若飞”以比喻手法突显人物动作的飘逸灵动,整体渲染出舞蹈的柔美与生机,为全诗奠定柔婉基调。次句“丽华翘袖玉为姿”,聚焦人物形象,以“丽华”代指美貌女子,“翘袖”刻画其衣袖飞扬的动态美,“玉为姿”则用比喻形容舞者姿态如玉般光润优雅,传递出贵族宫廷的华贵氛围。语言简练含蓄,强化了舞者高贵脱俗的气质,表达技巧上采用拟物手法,使形象更鲜活。第三句“后庭一曲从教舞”,通过环境描写点出场景地点在后庭花园,“一曲”指代宫廷乐舞,“从教舞”暗示舞者受命起舞,内容上衔接舞蹈主题。艺术手法上运用省略,隐含历史典故,暗示君主沉迷享乐,为下文伏笔;表达的感情是隐晦的批判,显示对奢靡生活的担忧。结尾句“舞破江山君未知”,以强烈对比揭露思想主题:“舞破江山”借夸张手法暗示国家衰亡,而“君未知”讽刺君主无知昏聩,形成尖锐反差。艺术上采用寓言式描述,通过舞蹈形象深化兴亡之感,表达深沉的政治讽喻与忧国之情,主题落脚在告诫统治者莫忘社稷之重。全诗语言含蓄隽永,未离原文顺序,整体主题聚焦宫廷奢靡与国家命运的关联。
上一篇:唐·贯休《春寄西山陈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