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òu
宿
píng
kāng
shī

朝代:唐作者:郑合浏览量:1
chūn
lái
chù
xián
xíng
chǔ
rùn
xiāng
kàn
bié
yǒu
qíng
hǎo
shì
gēng
cán
jiǔ
xǐng
shí
shí
wén
huàn
zhuàng
tóu
shēng

译文

春天到来,没有一处地方我不悠闲地行走,在平康里的歌楼酒肆中,与那些歌妓们眉目传情,别有一番趣味。最好的是五更时分残余的酒意刚刚消退,耳边还不断听到有人称呼我“状元郎”的声音。

逐句剖析

"春来无处不闲行":春天到来,没有一处地方我不悠闲地行走,

"楚润相看别有情":在平康里的歌楼酒肆中,与那些歌妓们眉目传情,别有一番趣味。

"好是五更残酒醒":最好的是五更时分残余的酒意刚刚消退,

"时时闻唤状头声":耳边还不断听到有人称呼我“状元郎”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及第后宿平康里诗》是晚唐诗人郑合的一首七言绝句,见于《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七。诗中“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四句,以平康里这一长安风月场所为背景,生动刻画了新科进士放榜后的闲游生活与微妙心理。作品不仅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下士人及第后的生活状态,更通过状头声等细节,暗含了功名成就带来的身份转变。该诗作为唐代科举文学的重要样本,其文化价值在当代仍被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郑合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考中进士,后官至谏议大夫。这首七绝作于其中第之后,选取“平康里”(唐代长安著名的风月场所)作为叙事场景,通过“状头声”(科举榜首的专称)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唐代新科进士特有的生活情态和心理变化。该作品不仅记录了科举制度下士人及第后的社交活动,更折射出当时文人群体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及第抒怀诗。介绍了诗人及第后春日闲游,与友人情谊深厚,宿平康里清晨残酒醒时,还能听闻唤自己状元名号之声。表达了诗人科举高中后的喜悦自得之情。

2. 分段赏析

首句“春来无处不闲行”以平实语起笔,“春来”点明时令,“无处不闲行”既写进士及第后的闲适,又暗含志得意满之态。一个“闲”字,既状其行动之从容,又见其心境之畅快。次句“楚润相看别有情”转写风月场所中的情态,“楚润”代指平康里歌妓,“相看”二字含蓄蕴藉,既写彼此相悦之情,又暗含新科进士与歌妓间的特殊互动。后两句“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转入更深层的心理描写。“五更残酒醒”写宴饮达旦之状,一个“醒”字既写酒意初消,又暗喻功名梦觉。“时时闻唤”四字尤为精妙,既写实景,又暗含及第后身份转变带来的新鲜感与满足感。“状头声”三字点明题旨,以旁人称谓之变,折射出科举及第带来的社会地位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胡曾《咏史诗·黄河》

下一篇:唐·韩偓《信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