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áng

朝代:唐作者:蜀宫群仙浏览量:1
cāng
hǎi
chéng
chén
wàn
qiū
táo
huā
cháng
chūn
chóu
lái
biàn
便
shì
shù
qiān
zǎi
zhōu
hàn
huáng
chù
yóu

译文

沧海变成桑田,已然历经了数万个春秋,碧桃花年年绽放,却长久地牵惹着愁绪。王母娘娘若不降临人间,便是过去了数千年,周穆王与汉武帝又能到何处与她同游呢。

逐句剖析

"沧海成尘几万秋":沧海变成桑田,已然历经了数万个春秋,

"碧桃花发长春愁":碧桃花年年绽放,却长久地牵惹着愁绪。

"不来便是数千载":王母娘娘若不降临人间,便是过去了数千年,

"周穆汉皇何处游":周穆王与汉武帝又能到何处与她同游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王母》是唐代蜀宫群仙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用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极言时间的漫长,次句碧桃花开本是美好之景,却与“春愁”相连,形成反差,以乐景衬哀情,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美好难再的哀愁。后两句借周穆王、汉武帝与王母的传说,发出疑问,他们求仙不得,数千载过去,如今又在何处游历,暗示了求仙的虚妄。全诗将时间、自然与神话传说相融合,语言简洁,意境深邃,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求仙无果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思乡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借古喻今,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仿佛故乡如同那难以寻觅的仙境,可望而不可及,将思乡之情渲染得更为浓郁。

2. 写作手法

比喻:诗中“沧海成尘几万秋”把“沧海”比作“尘”。以沧海的广阔无垠与微小的尘埃形成反差,形象地暗示历经了漫长到难以计量的时间,展现出岁月流转的漫长悠远。

3. 分段赏析

“沧海成尘几万秋”,以“沧海成尘”这一奇崛的意象,表达出时间的悠悠流转,仿若无垠岁月将浩瀚沧海都化作尘埃,那种时光漫长到难以计量的感觉扑面而来。“碧桃花发长春愁”一句,则借景抒情,道尽心中愁绪。碧桃花,本是仙境常见之花,绽时尽显美丽繁盛,然而诗人身处异乡,目睹此景,非但未感愉悦,反倒乡愁如缕,萦绕心头。这花的娇艳与诗人内心的愁闷形成鲜明反差,更添几分惆怅。“不来便是数千载,周穆汉皇何处游”,以疑问句式收束,意味深长。诗人借此表达对家乡与亲人的深切思念,仿佛喟叹若不能重返故土,或许要历经千载时光。而此时他满心关切的,恰似对周穆王与汉武帝去向的追问,实则是在借古之帝王行踪,寄托自身对归处的迷茫与渴望。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语言简洁,抒发了对光阴流逝的感叹,对景物的愁绪,以及深切的思乡怀亲之情。这些情感与景象自然交融,形成了一种既清新又深沉的美感,让人感受到时光变迁的无奈和亲情的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辞《上盐城令述德诗》

下一篇:唐·毛文锡《虞美人·鸳鸯对浴银塘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