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ò
yáng
dào

朝代:唐作者:任翻浏览量:1
chōng
chōng
luò
yáng
dào
chén
xià
shēng
chūn
cǎo
xíng
zhě
jiā
rén
zài
jiā
lǎo
míng
qián
jié
shù
zhēng
kǒng
zǎo
bǎi
nián
páng
jìn
bái
chē
zhōng
xiǎo
qiú
jiāng
hǎi
xiá
guì
shān
yuè
xiǎo
èr
duān
zài
bēn
zǒu
yóu
liǎo

译文

洛阳的道路上行人往来不息,飞扬的尘土下生出了青草。赶路的行人难道没有家吗,却没有人能在家中安享终老。公鸡打鸣前就收拾行装,争先恐后只怕出发得不够早。百年时光在路旁耗尽,在车中迎来白日破晓。追求财富时觉得江海都狭窄,求取权贵时觉得山岳都渺小。这两种追求立在路途两端,人们奔走其中无法解脱。

逐句剖析

"憧憧洛阳道":洛阳的道路上行人往来不息,

"尘下生春草":飞扬的尘土下生出了青草。

"行者岂无家":赶路的行人难道没有家吗,

"无人在家老":却没有人能在家中安享终老。

"鸡鸣前结束":公鸡打鸣前就收拾行装,

"争去恐不早":争先恐后只怕出发得不够早。

"百年路傍尽":百年时光在路旁耗尽,

"白日车中晓":在车中迎来白日破晓。

"求富江海狭":追求财富时觉得江海都狭窄,

"取贵山岳小":求取权贵时觉得山岳都渺小。

"二端立在途":这两种追求立在路途两端,

"奔走无由了":人们奔走其中无法解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洛阳道》是唐代任翻创作的五言古诗。诗以洛阳道为背景,描绘行人鸡鸣即起、奔波求富贵的景象,展现世人在名利追求中无法在家养老、身不由己的无奈。全诗前四句写行人离家难养老;中间四句写早起赶路,时光流逝;后四句点明人们为求富取贵,在途中奔走无休。作品通过对行人生活状态的刻画,深刻揭示唐代社会人们追求名利的苦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反映世态人情的诗。通过描写洛阳道上行人忙碌奔波、为求富贵而不顾时光流逝与家庭的情景,揭示了唐代社会人们追求名利的现实,表达出对世人在名利追逐中迷失自我、陷入无奈困境的感慨与讽谕。

2. 分段赏析

前四句“憧憧洛阳道,尘下生青草。行者岂无家,无人在家老”,开篇以白描手法勾勒出洛阳道上行人往来忙碌、尘土飞扬的景象,道下青草生长暗示时光流逝。后两句提出疑问,行人并非无家,却都无法在家养老,引发读者对行人命运的思考,体现出当时人们为生活奔波、难以安享家园的无奈。中间四句“鸡鸣前结束,争去恐不早。百年路傍尽,白日车中晓”,描绘行人鸡鸣即起,早早收拾行装赶路,争先恐后,生怕落后。“百年路傍尽,白日车中晓”则进一步感慨时光在奔波中悄然流逝,人们在车中迎来破晓,也在路旁耗尽一生,生动展现出奔波的艰辛与时光的无情。后四句“求富江海狭,取贵山岳小。二端立在途,奔走无由了”,诗人以对比手法,写出人们为追求财富与权贵,觉得江海山岳都不足以满足欲望,最后指出人们在求富取贵的道路两端奔走,永无终结,深刻揭示出当时社会人们为名利盲目奔波、无法解脱的现实,饱含讽刺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亦东野之流语,皆生创。

清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峤《酒》

下一篇:唐·张籍《相和歌辞·贾客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