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出家通宿命":怀素多年出家修行通晓前世因果,
"一朝却忆临池圣":一朝提笔作书,却想起“临池”书圣张芝的风采。
"转腕摧锋增崛崎":他转动手腕运笔如刀锋,字势更显险峻奇崛,
"秋毫茧纸常相随":秋毫毛笔与茧纸始终相伴。
"衡阳客舍来相访":我到衡阳客舍拜访他,
"连饮百杯神转王":他连饮百杯后精神愈发昂扬。
"忽闻风里度飞泉":突然听到风中传来飞溅的泉水声。
"纸落纷纷如跕鸢":纸张纷飞如坠落的鸢鸟。
"形容脱略真如助":他神情洒脱似有佛性相助,
# 脱略真如助:一作脱落任真助。
"心思周游在何处":思绪遨游到何方。
"笔下惟看激电流":笔下只见疾书如闪电奔流,
"字成只畏盘龙去":字迹刚成,又似蛟龙腾空飞去。
"怪状崩腾若转蓬":字形怪诞奔腾如风中飞蓬,
"飞丝历乱如回风":笔画凌乱似旋风回舞。
"长松老死倚云壁":如苍松枯死斜倚云壁,
"蹙浪相翻惊海鸿":又如巨浪翻涌惊飞海鸿。
"于今年少尚如此":如今年轻尚且如此精妙,
"历睹远代无伦比":纵观历朝历代无人可比。
# 睹:一作观。
"妙绝当动鬼神泣":精妙绝伦令鬼神感泣,
"崔蔡幽魂更心死":瑗、蔡邕的魂魄也自叹不如。
1. 分段赏析
“几年出家通宿命,一朝却忆临池圣”这两句交代了怀素的僧人身份和书法渊源。“出家通宿命”点明他早年皈依佛门,而“临池圣”则借用张芝典故,暗示其书法造诣深厚,突然提笔时仍能想起前代书圣的风采。“转腕摧锋增崛崎,秋毫茧纸常相随”具体描写怀素运笔的力道和工具。“转腕摧锋”生动展现他手腕转动的力道,笔锋如刀般凌厉;“秋毫茧纸”则点明他使用的精细毛笔和珍贵纸张,突显对书法的讲究。“衡阳客舍来相访,连饮百杯神转王”记录诗人与怀素的相遇场景。在衡阳客舍拜访时,怀素豪饮百杯后精神愈发昂扬,既表现其豪放性格,又暗示酒精激发了他的创作状态。“忽闻风里度飞泉,纸落纷纷如跕鸢”以动态比喻描写创作过程。写怀素挥毫时如飞泉奔涌,纸张翻飞似坠落的鸢鸟,形象地表现出他草书的迅疾与狂放。“形容脱略真如助,心思周游在何处”刻画怀素创作时的神态。他神情洒脱,仿佛有佛性相助,而思绪早已遨游天外,展现出忘我的创作境界。“笔下惟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去”用闪电和蛟龙比喻书法效果。下笔如闪电般迅疾,字迹刚成又似蛟龙腾空,强调其草书的流动感和不可复制的神韵。“怪状崩腾若转蓬,飞丝历乱如回风”具体描述字形特点。笔画怪诞如风中飞蓬,飞白(枯笔)凌乱似旋风回旋,突显怀素草书不拘一格的狂态。“长松老死倚云壁,蹙浪相翻惊海鸿”以自然意象比拟书法气势。字如枯松斜倚峭壁,又似巨浪惊飞海鸟,既苍劲又充满动感。“于今年少尚如此,历睹远代无伦比”是诗人对怀素的赞叹。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造诣,纵观历代也难有匹敌者,直接表达对其天赋的惊叹。“妙绝当动鬼神泣,崔蔡幽魂更心死”收尾用夸张手法强调艺术感染力。说怀素的字妙到让鬼神落泪,连古代书法家崔瑗、蔡邕的魂魄都自愧不如,以幽默衬托其超凡水平。
上一篇:唐·鲁收《怀素上人草书歌》
下一篇:唐·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