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不在凤凰麒麟":吉祥的征兆并不在于凤凰、麒麟这些瑞兽,
"太平须得边将忠臣":国家太平真正需要的是边疆将领和忠诚大臣。
"卫霍真诚奉主":卫青、霍去病真心诚意地侍奉君主,
"貔虎十万一身":十万勇猛如貔虎的军队团结得像一个整体。
"江河潜注息浪":江河水流平稳,不再掀起浪涛,
"蛮貊款塞无尘":边疆外族归顺,边境没有战乱的烟尘。
"但得百寮师长肝胆":只要朝中百官首领心怀赤诚,
"不用三军罗绮金银":就不需要军队拥有华美的丝绸和金银财物。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歌介绍了国家太平的关键不在于祥瑞之物,而在于边将忠诚、朝臣同心,以及由此能带来边疆安定、天下安宁的道理;表达了对边将忠臣的期许,对朝廷官员秉持肝胆赤诚的盼望,以及希望国家实现太平稳定的政治理想。
2. 写作手法
用典:“卫霍真诚奉主”句巧用卫青、霍去病的典故。卫青、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将领,二人多次率军抗击匈奴,战功赫赫,且始终对朝廷忠心耿耿,是历史上“边将忠臣”的典型代表。在这首诗中用这个典故的好处是:以历史上广为人知的忠臣形象,使“边将忠臣”的概念更具体可感,增强了诗句的说服力;同时借助古人的忠诚品质,自然引出对现实中边将忠臣的期盼,让诗歌的观点表达更委婉且富有历史厚重感。
3. 分段赏析
“祥瑞不在凤凰麒麟,太平须得边将忠臣”开篇提出观点。作者否定了“凤凰麒麟”这类传说中祥瑞之物对太平的作用,明确指出国家太平真正需要的是边疆将领和忠诚大臣,用对比的方式,直白地点出核心思想,语言质朴有力。“卫霍真诚奉主,貔虎十万一身”借用历史人物和比喻来论证。“卫霍”指卫青、霍去病,他们忠诚侍奉君主,是忠臣良将的代表;“貔虎”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十万一身”则写出了军队团结如一人的气势,以此说明忠臣和强兵对国家的重要性。“江河潜注息浪,蛮貊款塞无尘”描绘了太平景象。江河水流平稳没有浪涛,边疆外族归顺、边境安宁没有战乱,这些画面都是对“边将忠臣”带来太平的具体展现,用景物来印证前文观点,让抽象的道理变得形象可感。“但得百寮师长肝胆,不用三军罗绮金银”总结升华。作者认为,只要朝中官员们都能心怀赤诚、尽忠职守,就算军队没有华美的服饰和金银财物也无关紧要,再次强调了“忠诚”比物质更重要,呼应开篇,让情感和观点表达得更鲜明。
上一篇:唐·欧阳询《道失》
下一篇:唐·孙鲂《庐山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