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轩斜映山":幽静的轩屋斜映着苍翠山峦,
"空涧复潺潺":空寂的山涧传来潺潺流水声。
"重叠岩峦趣":层叠的山岩展现万千意趣,
"遥来窗户间":远处的景致透过窗户映入眼帘。
"桃花飘岫幌":桃花轻拂着山间的帷幔,
"燕子语松关":燕子在松枝掩映的关口呢喃。
"衣桁侵池翠":晾衣的横木浸染池水翠色,
"阶痕露藓斑":石阶的缝隙露出斑驳苔痕。
"临风清瑟奏":迎风传来清越的瑟声,
"对客白云闲":面对来客白云悠然自得。
"眷恋青春色":深深眷恋这青春般鲜活的景色,
"含毫俯碧湾":含着笔毫俯瞰碧绿的水湾。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出轩窗映山、涧水潺潺、岩峦层叠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寄情山水、眷恋美好春光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全诗以“幽轩”为中心,铺展周边山水、花木、禽鸟等景致,如“空涧复潺潺”“桃花飘岫幌”,将对自然的喜爱与闲居的悠然融入景物描写,让情感随景致自然流露。意象组合:“桃花飘岫幌,燕子语松关”“桃花飘”“燕子语”,以典型意象组合成富有春日气息的画面,不事雕琢却意境鲜明,体现了山水田园诗派的冲淡风格。动静结合:第一句“幽轩斜映山,空涧复潺潺”以“斜映山”“涧潺潺”以动景勾勒轩外山水相映、清泉流淌的清幽底色;颔联写层叠山峦的意趣仿佛直接映入窗中,将远山景致与轩内视野相连,凸显幽轩与自然相融的特点,以静景流露出对这份清幽环境的欣赏。
3. 分段赏析
“幽轩斜映山,空涧复潺潺”,聚焦幽轩所处环境。首联以“斜映山”“涧潺潺”勾勒轩外山水相映、清泉流淌的清幽底色;“重叠岩峦趣,遥来窗户间”,写层叠山峦的意趣仿佛直接映入窗中,将远山景致与轩内视野相连,凸显幽轩与自然相融的特点,流露出对这份清幽环境的欣赏。“桃花飘岫幌,燕子语松关”,捕捉春日动态景物。桃花飘落于山窗,燕子在松间关隘呢喃,“飘”“语”二字赋予景物生机,既展现春日的鲜活灵动,又以细腻笔触增添幽轩周边的生趣,体现诗人对自然生机的喜爱。“衣桁侵池翠,阶痕露藓斑。临风清瑟奏,对客白云闲”,转向轩中生活与心境。“衣桁侵池翠”“阶痕露藓斑”描绘轩内细节,绿植、苔藓尽显清幽;“临风奏瑟”“对客看云”则展现闲居生活的雅趣,“闲”字直接点出与自然相伴、与友人相谈的悠然心境。“眷恋青春色,含毫俯碧湾”,收束全诗抒情。诗人直抒对春日“青春色”的眷恋,“含毫”(握笔欲书)的动作与“俯碧湾”的姿态,将这份眷恋融入对眼前碧湾景色的凝视中,尽显沉醉于自然美景、不舍春光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