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àn
shān
shǒu
·
·
zuì
gāo
dǐng

朝代:唐作者:刘迥浏览量:1
bái
yún
yǐn
zhàng
tái
jìng
shuí
wǎng
huán
jiàn
jiàn
sōng
shù
yǎn
shí
wén
niǎo
shēng
xián
huò
rán
xuān
fēn
jìn
duì
wàn
chóng
shān

译文

白云牵引着我的拐杖前行,长满青苔的小路上有谁来来往往呢。渐渐看到松树倾斜倒伏,不时听到鸟儿闲适的叫声。忽然间喧闹的氛围消散殆尽,独自面对着万重山峦。

逐句剖析

"白云引策杖":白云牵引着我的拐杖前行,

"苔径谁往还":长满青苔的小路上有谁来来往往呢。

"渐见松树偃":渐渐看到松树倾斜倒伏,

"时闻鸟声闲":不时听到鸟儿闲适的叫声。

"豁然喧氛尽":忽然间喧闹的氛围消散殆尽,

# 喧氛尽:指到达最高顶时,万籁俱寂。

"独对万重山":独自面对着万重山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烂柯山四首·最高顶》是唐代诗人刘迥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通过对烂柯山最高顶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喧嚣、享受宁静的心境。诗的前两句着重描写登山途中的景象。首句描绘出白云缭绕、诗人拄着拐杖登山的画面,次句通过询问有谁在长满青苔的小路上来来往往,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中间两句进一步描写山顶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第三句写出松树的姿态,末句以鸟儿的闲适叫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喧闹的氛围消散,独自面对万重山峦的宁静心境。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白云引策杖,苔径谁往还”,这两句诗中“白云”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引策杖”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登山的姿态。“苔径谁往还”通过疑问句式,强调了小路的寂静和少有人至,为全诗奠定了静谧的基调。“渐见松树偃,时闻鸟声闲”,这两句诗中“渐见”表示逐渐看到,“松树偃”描绘出松树的倾斜之态,给人一种自然、随性的感觉。“时闻鸟声闲”以动衬静,通过鸟儿的闲适叫声,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宁静。“豁然喧氛尽,独对万重山”,这两句诗中“豁然”表示突然、一下子,“喧氛尽”说明喧闹的氛围瞬间消散,“独对万重山”则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万重山峦的孤独和宁静,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崔涂《读庾信集》

下一篇:唐·戴叔伦《江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