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
·
·
jié

朝代:唐作者:孙元晏浏览量:1
jié
gāo
tiào
hǎi
shàng
líng
dān
hàn
yún
xiá
qiān
zhū
cuì
tóng
zhēng
nài
ēn
duō
shǔ
huá

译文

结绮阁高耸,正适宜远眺天涯,楼阁直入云霄,仿佛轻拂云霞。众多身着华艳服饰的美人同住阁中,无奈帝王的恩宠却独独属于张丽华。

逐句剖析

"结绮高宜眺海涯":结绮阁高耸,正适宜远眺天涯,

"上凌丹汉拂云霞":楼阁直入云霄,仿佛轻拂云霞。

"一千朱翠同居此":众多身着华艳服饰的美人同住阁中,

"争奈恩多属丽华":无奈帝王的恩宠却独独属于张丽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陈・结绮阁》是唐代诗人孙元晏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先描绘结绮阁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结绮高宜眺海涯,上凌丹汉拂云霞”以夸张笔法渲染楼阁的奢华;后笔锋一转,指出千般佳丽居于阁中,恩宠却独属张丽华,“一千朱翠同居此,争奈恩多属丽华”暗含对陈后主荒淫误国的批判。全诗通过铺陈楼阁盛景与帝王偏宠的对比,以小见大揭示南朝陈灭亡的原因,语言浅白却讽刺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诗取材于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建造结绮阁的史实。南朝陈时期,统治阶层沉溺享乐,陈后主在宫中建造了结绮阁、临春阁、望仙阁这“三阁”,作为自己与宠妃张丽华等人宴乐的场所。宫中嫔妃众多,而陈后主对张丽华独得专宠,“一千朱翠”便指代宫中众多嫔妃,“恩多属丽华”正是直指这一历史典故。诗人目睹或知晓这一荒淫享乐的宫廷生活场景,有感于帝王因沉溺女色而可能导致国家衰败的潜在危机,通过对“上凌丹汉拂云霞”的壮丽阁宇景观描写,来反衬“争奈恩多”的情感落点,从而创作此诗,以借古讽今或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史诗。介绍了南朝陈后主建造结绮阁与宠妃张丽华等人宴乐的史实,描绘了结绮阁的巍峨高耸,以及众多嫔妃居住于此的场景,体现了宫廷生活的奢靡,营造了一种繁华却暗藏危机的氛围,表达了对陈后主沉溺女色、荒废朝政的讽刺。

2. 写作手法

夸张:“结绮高宜眺海涯,上凌丹汉拂云霞”,用“高宜眺海涯”“上凌丹汉”等夸张地描绘出结绮阁的巍峨高耸,突显其地理高度与视野广度,将建筑与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借代:“一千朱翠同居此”,“朱翠”借代宫中妃嫔的华美装饰,暗喻宫廷奢靡,以部分代整体,简洁而形象地表现出宫中嫔妃众多且生活奢华的景象。用典:“争奈恩多属丽华”,巧用张丽华独得陈后主专宠的历史典故,原意是陈后主对张丽华极为宠爱,不理朝政,作者在此直接引用这一典故,揭露陈朝宫廷的奢靡与帝王的昏聩。

3. 分段赏析

“结绮高宜眺海涯”:此句描绘了结绮阁的高度适宜眺望大海之滨。“高”字直接点明阁楼的巍峨,“宜眺海涯”则突出其地理位置的优越,能够远眺大海,给人以视野开阔之感,为后文描写阁楼的壮丽做铺垫。“上凌丹汉拂云霞”:进一步渲染结绮阁的高耸入云,仿佛直插天空,拂过云霞。“凌丹汉”运用色彩意象,将建筑与天空融合,营造出一种壮丽非凡的景象,极写阁楼的华美与宏伟,与后文的奢靡生活形成呼应。“一千朱翠同居此”:“一千”极言宫中嫔妃数量之多,“朱翠”借代嫔妃们的华美服饰,形象地写出众多嫔妃居住在结绮阁中,展现出宫廷生活的奢华场面,也暗示了陈后主生活的荒淫无度。“争奈恩多属丽华”:转折词“争奈”引出主旨,尽管有众多嫔妃,然而陈后主的恩宠却唯独属于张丽华。直接点明历史典故,揭露陈后主因专宠张丽华而荒废朝政的事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讽刺与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

下一篇:唐·李端《宿洞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