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o
shī

朝代:宋作者:某尼浏览量:3
jìn
xún
chūn
jiàn
chūn
máng
xié
biàn
lǒng
tóu
yún
guī
lái
xiào
niān
méi
huā
xiù
chūn
zài
zhī
tóu
shí
fēn
hóng
shù
lóu
cháo
míng
yuàn
shī
wèi
xiáng
xìng
shì
méi
huā
jué
rén
jiē
chēng
shàn
yīn
hào
méi
huā
shī
yǒu
yōu
rán
zhī
zhí
dào
shī
zhī
jiā

译文

终日寻春却见不到春的踪迹,脚下的草鞋已踏遍了被白云笼罩的山头。归来时将梅花拿在手指间轻嗅,暗笑自己,这眼前的枝头春意正热闹十分。在《红树廔历朝名媛诗词》中:没有明确记载她的姓氏,她写的关于梅花的绝句,人们都称赞她的诗写得好,因此人们称她为“梅花尼”。她的诗中有悠然自得的情趣。这位尼姑已经真正悟道,不仅仅是她的诗句写得好。

逐句剖析

"尽日寻春不见春":终日寻春却见不到春的踪迹,

# 尽日:费尽了时光。犹终日,整天。尽:一作终。

"芒鞋踏遍陇头云":脚下的草鞋已踏遍了被白云笼罩的山头。

# 芒鞋:用植物的叶或杆编织的草鞋称为芒鞋。

"归来笑拈梅花嗅":归来时将梅花拿在手指间轻嗅,暗笑自己,

# 归来:重返家园。

"春在枝头已十分":这眼前的枝头春意正热闹十分。

# 已十分:正热闹十分。

"红树廔历朝名媛诗词":在《红树廔历朝名媛诗词》中:

"未详姓氏":没有明确记载她的姓氏,

"梅花绝句":她写的关于梅花的绝句,

"人皆称善":人们都称赞她的诗写得好,

"因号梅花尼":因此人们称她为“梅花尼”。

"诗有悠然自得之趣":她的诗中有悠然自得的情趣。

"此尼直已悟道":这位尼姑已经真正悟道,

"不特诗句之佳也":不仅仅是她的诗句写得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悟道诗》是宋代某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前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描绘了寻春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执着;第三句则展现了诗人豁然开朗的瞬间,仿佛柳暗花明,给人以惊喜;而最后一句则生动地描绘出梅花盛开的绚烂景象,象征着春色的浓郁与美好。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历经千辛万苦却始终寻春不得,最终却在不经意间发现春天的经历,巧妙地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自然之美与禅理妙道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人们常常因为执着而忽略了它们的存在。越是刻意追求,往往越会迷失方向;只有善于转换思维角度,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奥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寻春之事“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这两句诗描绘了主人公为了寻春不惜踏破芒鞋,翻山越岭,从早到晚,却始终未能找到春的踪迹。“尽日”突出了时间的漫长,“踏破”则强调了行程的艰辛。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现了寻春过程的执着与努力,同时也暗示了这种执着可能带来的盲目性。第三句:一个“笑”字表现了诗人的顿悟“归来笑拈梅花嗅”,这一句中的“笑”字是全诗的关键,它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寻春过程后,突然领悟到的豁然开朗。诗人回到家中,偶然间拈起梅花,闻到梅花的清香,才发现春天其实就在身边。这一瞬间的领悟,如同柳暗花明,让人豁然开朗。末句:“已十分”更写出梅花的烂漫、春色的浓烈“春在枝头已十分。”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更象征着春色的浓郁与美好。诗人通过“已十分”三个字,强调了春天的完美无缺,同时也暗示了悟道的圆满。梅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春天的浓烈则象征着自然妙道的无处不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康与之《长相思·游西湖》

下一篇:宋·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