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自是汉家符":五星连珠本就是汉朝的祥瑞征兆,
"忍死任嚣亦太愚":任嚣硬撑着不肯顺应时势,也实在太愚蠢。
"今日朝台犹百尺":如今当年的朝台还有百尺之高,
"荒城不记旧规模":荒废的古城却早已记不清旧日的模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描写任嚣城的诗。借任嚣城的兴衰,表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叹惋,阐述了政权更迭的必然性。
2. 写作手法
对比:后两句以“朝台犹百尺”的残存与“荒城不记旧规模”的荒废形成对比,高台的物理留存暗示任嚣城曾有的威严,而荒城的破败则印证了政权更迭的无情。诗人用眼前实景佐证前文的历史观点,曾经的岭南治所沦为废墟,正是“天命转移”的现实呈现。用典:“五星自是汉家符”中“五星”指五星连珠的天象,古代认为这是祥瑞之兆,常与新政权兴起、天命所归相联系。据《史记》等记载,汉代谶纬学说中,“五星聚于东井”被视为汉朝取代秦朝、获得天命的象征。诗人借用这一与汉代兴起相关的星象典故,以“五星”代指天命所归,用“汉家符”明确其与汉朝政权合法性的关联,简洁而有力地论证了汉朝取代秦朝是顺应天命的历史必然,为后文评议任嚣“忍死固守”的行为提供了历史依据,让“天命转移”之说有了典故支撑,增强了说服力。
3. 分段赏析
“五星自是汉家符,忍死任嚣亦太愚”:“五星自是汉家符”中,“五星”象征天命,诗人认为汉朝取代秦朝是顺应天命的必然,奠定对历史大势的认知;“忍死任嚣亦太愚”则直接评议任嚣,秦末任嚣临终前试图割据岭南、抗拒统一,诗人认为这种逆势而行的行为“太愚”,字里行间带着鲜明的否定态度,将历史规律与个人选择相对照,凸显对“顺势”的认同。“今日朝台犹百尺,荒城不记旧规模”:“朝台犹百尺”写残存的高台仍有百尺之高,暗示任嚣城曾有的规模;“荒城不记旧规模”则点出如今古城荒废,昔日格局已荡然无存。两句以“朝台残存”与“荒城失貌”对比,既展现历史的沧桑,曾经的治所沦为废墟,又呼应首联的历史评判,用实景佐证“政权更迭、世事无常”的感慨,让历史的理性评议与现实的苍凉感交融,余味厚重。
下一篇:宋·苏轼《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