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fāng
xiǎo

朝代:宋作者:宋庠浏览量:3
niǎo
cuī
xiāo
lòu
míng
yǐn
shǔ
guāng
shān
西
àn
dàn
tiān
běi
dǒu
áng
yín
zhú
xiāng
yóu
jìn
yáo
qín
lěng
wèi
zhāng
kāi
bǎo
jiàn
róng
bìn
dìng
cāng
cāng

译文

乌鸦因口渴而啼叫催促着夜晚的更漏声,鸡的鸣叫声引来黎明的曙光。西边山后的黄河在朦胧中显得暗淡,天空中的北斗星低垂且闪烁不定。银色的蜡烛燃烧后香料还剩下灰烬,美玉制作的琴因清冷还未被调弦弹奏。何必打开珍贵的镜子,自己的容颜鬓发必定已经变得苍老。

逐句剖析

"鸟渴催宵漏":乌鸦因口渴而啼叫催促着夜晚的更漏声,

"鸡鸣引曙光":鸡的鸣叫声引来黎明的曙光。

"山西河暗淡":西边山后的黄河在朦胧中显得暗淡,

"天北斗低昂":天空中的北斗星低垂且闪烁不定。

"银烛香犹烬":银色的蜡烛燃烧后香料还剩下灰烬,

"瑶琴冷未张":美玉制作的琴因清冷还未被调弦弹奏。

"何须开宝鉴":何必打开珍贵的镜子,

# 宝:一作“宾”。

"容鬓定苍苍":自己的容颜鬓发必定已经变得苍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东方欲晓》是北宋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黎明前到破晓时的景象。首联通过“乌渴”“鸡鸣”等动态意象及颔联的景色描写,展现了黎明破晓时的景象,然后由室外转至室内,颈联烘托寂静冷清氛围,尾联感慨时光匆匆、人生易老,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全诗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人生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宋庠(996~1066),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初名郊,字伯庠、公序,谥元宪,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宗天圣进士,官至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封莒国公,英宗即位后改封郑国公,以司空致仕。宋庠与弟宋祁并称“二宋”或“大小宋”。其诗学李商隐,属西昆体,诗多秾丽之作。其文多馆阁代言之作,文章风格温和高雅,辞藻华丽优美。善文献校正之学。代表作品有《西湖展江亭成留题》《落花诗》。著有《宋元宪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晨的景象和室内的氛围,生动地展现了黎明时分的宁静与清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首联:“乌渴催宵漏,鸡鸣引曙光”,这两句通过“乌渴”“鸡鸣”两个具有动态感的意象,分别从听觉角度写出了夜晚将尽、黎明将至的过程。“催”字赋予乌鸦以人的情感,仿佛它的啼叫是在催促夜晚快点过去;“引”字则生动地表现出鸡鸣声带来了曙光,有一种引领黎明的感觉,为下文描写破晓之景做铺垫。颔联:“山西河暗淡,天北斗低昂”,描绘了破晓时分的自然景色。“山西”点明方位,“河暗淡”写出了黄河在黎明前的朦胧、暗淡之态;“天北斗低昂”则将视角转向天空,北斗星低垂且闪烁不定的状态,进一步渲染出黎明前那种混沌、朦胧的氛围,展现出大自然在昼夜交替时的独特景象。颈联:“银烛香犹烬,瑶琴冷未张”,由室外景色转到室内场景。“银烛香犹烬”描绘出蜡烛即将燃尽,香料也只剩下灰烬的画面,暗示着夜晚即将结束;“瑶琴冷未张”则通过瑶琴因无人弹奏而清冷的状态,烘托出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尾联:“何须开宝鉴,容鬓定苍苍”,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何须开宝鉴”,诗人觉得没有必要打开镜子去看自己的容貌了,“容鬓定苍苍”直接表明自己容颜已老,鬓发已经变得苍白的现实。诗人通过对自身容颜变化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匆匆、人生易老的无奈与感慨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翥《浮世》

下一篇:宋·陆游《浮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