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春天有百花争艳,秋天有皎洁的明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夏天有习习凉风,冬天有皑皑白雪。
"莫将闲事挂心头":人如果能心无挂碍,将琐碎的事情都抛之脑后,
# 闲事:指妨碍平常心的事,亦即耗费心智的事。,莫将:不要拿或是不要将。一作若无。
"便是人间好时节":那么人间的四季都是好时节。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偈颂诗,也是一首禅理题材诗。描绘了春百花、秋明月、夏凉风、冬白雪的四季景象,体现了“平常心是道”的禅理,表达了若抛开闲事挂碍,人间四季皆为好时节的超脱心境。
2. 分段赏析
“春有百花秋有月”:按照季节顺序描绘自然景色,“春”和“秋”点明时间,“百花”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月”则体现出秋夜的宁静美好。诗人用简单的描写,抓住春秋两季最有代表性的景象——春天百花盛开,是大自然对生命的馈赠;秋天明月高悬,能安抚人的心灵。这两种景象相互对应,既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着“每个季节都有独特之美”的道理,为整首诗定下了“万物都有自己时节”的平和基调。“夏有凉风冬有雪”接着描写夏天和冬天的景色:“凉风”让人在炎热夏天感到清爽,“雪”则让萧瑟的冬天变得洁白素雅。诗人特意选择和季节特点相反的景象来写——夏天不写炎热,而是写凉风;冬天不写寒冷,而是写飘雪。通过这种反差,暗示了自然的平衡规律:再热的天也有凉爽的时候,再冷的冬天也有纯净的雪景,就像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这两句话连起来看,四季的景色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为后面讲的道理做好了铺垫。“莫将闲事挂心头”,话题从自然转到人的内心:这里说的“闲事”,不是具体的琐事,而是指人心里对生老病死、成功失败的过度在意和执念。“挂心头”把烦恼给具体化了——人们常常因为害怕世事无常、计较得失,让自己心里充满负担,就像给美好的景色蒙上了灰尘。诗人用“若无”这个假设,给出了解决办法:只有放下内心的偏见和执着,不让外界的变化影响自己的心情,才能摆脱“心情由环境决定”的困境。“便是人间好时节”为全诗收尾,升华到人生境界:“好时节”不是说某个特定季节,而是指人内心豁然开朗后的状态——当不再只想着自己的得失,春天的花、秋天的月、夏天的风、冬天的雪,就不会再被区分好坏,而是本来就很美好的存在。“便是”两个字说得很肯定,把自然规律和人生感悟联系在一起:四季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因为人心里有偏爱才有了不同感受;如果能像大自然一样豁达包容,那么每天都是好日子,到处都是好风景。最后这句用禅意的话结束,把写景和讲人生道理结合起来,传达出“保持平常心就是生活真谛”的智慧。
3. 作品点评
慧开是个僧人,他写的这首禅诗,宣扬的是佛门的“安静而止息杂虑”,“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轻安”的修行方法,为的是修得禅心,也就是清净安定的心境。佛教这种看法,有一定积极的借鉴价值。
# 这首诗偈述说了内心向往的自由心灵,同时扣合了《心经》所传达的“观自在”。采自江南民谣曲调的“春歌”。
安徽省教育厅总督学李阳明《书画百家诗》
上一篇:宋·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下一篇:宋·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