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shí
shǒu
shí​​
​​jiǔ​

朝代:宋作者:释绍昙浏览量:3
chūn
yǒu
bǎi
huā
qiū
yǒu
yuè
xià
yǒu
liáng
fēng
dōng
yǒu
xuě
jiāng
xián
shì
guà
xīn
tóu
biàn
便
shì
rén
jiān
hǎo
shí
jié

译文

春天有百花争艳,秋天有皎洁的明月,夏天有习习凉风,冬天有皑皑白雪。人如果能心无挂碍,将琐碎的事情都抛之脑后,那么人间的四季都是好时节。

逐句剖析

"春有百花秋有月":春天有百花争艳,秋天有皎洁的明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夏天有习习凉风,冬天有皑皑白雪。

"莫将闲事挂心头":人如果能心无挂碍,将琐碎的事情都抛之脑后,

# 闲事:指妨碍平常心的事,亦即耗费心智的事。,莫将:不要拿或是不要将。一作若无。

"便是人间好时节":那么人间的四季都是好时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颂古五十五首(其一)》是南宋僧人释绍昙创作的一首偈诗,属于禅理题材的诗歌作品。此诗以四季自然景象为线索,描绘了春有百花、秋有明月、夏有凉风、冬有白雪的美好图景,借此告诉人们,若能抛开内心烦恼与凡尘琐事,不将无关紧要的闲事挂在心头,便能发现人间四季皆是好时节。全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直白易懂,虽无华丽辞藻,却蕴含着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在的人生哲理,对做人、处世、安身立命等方面均有启示,展现出一种心无挂碍便能感受生活美好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颂古五十五首(其一)》创作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正月,是慧开禅师为恭贺皇帝生日,将弟子弥衍宗绍编录的《无门关》进献朝廷时收录其中的偈颂。该诗原题为“平常是道”,是对《无门关》中第十九则南泉禅师与赵州禅师关于“平常心是道”的公案讨论所作的颂古,旨在以四季自然景象的白描,阐释“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真达之道如太虚廓然”的禅理,通过“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传递心无挂碍的处世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偈颂诗,也是一首禅理题材诗。描绘了春百花、秋明月、夏凉风、冬白雪的四季景象,体现了“平常心是道”的禅理,表达了若抛开闲事挂碍,人间四季皆为好时节的超脱心境。

2. 分段赏析

“春有百花秋有月”:按照季节顺序描绘自然景色,“春”和“秋”点明时间,“百花”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月”则体现出秋夜的宁静美好。诗人用简单的描写,抓住春秋两季最有代表性的景象——春天百花盛开,是大自然对生命的馈赠;秋天明月高悬,能安抚人的心灵。这两种景象相互对应,既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着“每个季节都有独特之美”的道理,为整首诗定下了“万物都有自己时节”的平和基调。“夏有凉风冬有雪”接着描写夏天和冬天的景色:“凉风”让人在炎热夏天感到清爽,“雪”则让萧瑟的冬天变得洁白素雅。诗人特意选择和季节特点相反的景象来写——夏天不写炎热,而是写凉风;冬天不写寒冷,而是写飘雪。通过这种反差,暗示了自然的平衡规律:再热的天也有凉爽的时候,再冷的冬天也有纯净的雪景,就像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这两句话连起来看,四季的景色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为后面讲的道理做好了铺垫。“莫将闲事挂心头”,话题从自然转到人的内心:这里说的“闲事”,不是具体的琐事,而是指人心里对生老病死、成功失败的过度在意和执念。“挂心头”把烦恼给具体化了——人们常常因为害怕世事无常、计较得失,让自己心里充满负担,就像给美好的景色蒙上了灰尘。诗人用“若无”这个假设,给出了解决办法:只有放下内心的偏见和执着,不让外界的变化影响自己的心情,才能摆脱“心情由环境决定”的困境。“便是人间好时节”为全诗收尾,升华到人生境界:“好时节”不是说某个特定季节,而是指人内心豁然开朗后的状态——当不再只想着自己的得失,春天的花、秋天的月、夏天的风、冬天的雪,就不会再被区分好坏,而是本来就很美好的存在。“便是”两个字说得很肯定,把自然规律和人生感悟联系在一起:四季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因为人心里有偏爱才有了不同感受;如果能像大自然一样豁达包容,那么每天都是好日子,到处都是好风景。最后这句用禅意的话结束,把写景和讲人生道理结合起来,传达出“保持平常心就是生活真谛”的智慧。

3. 作品点评

慧开是个僧人,他写的这首禅诗,宣扬的是佛门的“安静而止息杂虑”,“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轻安”的修行方法,为的是修得禅心,也就是清净安定的心境。佛教这种看法,有一定积极的借鉴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诗偈述说了内心向往的自由心灵,同时扣合了《心经》所传达的“观自在”。采自江南民谣曲调的“春歌”。

安徽省教育厅总督学李阳明《书画百家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下一篇:宋·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