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缥缈孤烟际":夜晚独自登上小楼,烟雾朦胧,
# 玉楼:华丽的楼阁。
"徒倚愁如醉":忧愁漫上心头就像醉酒似的。
# 徒:一作徙。
"雁来人远暗消魂":大雁飞来了,可是爱人却远走了,想到这更加惆怅。
# 消:一作销。
"帘卷一钩新月、":窗帘边一钩新月、
"怯黄昏":这凄凄黄昏最是难熬。
"那人音信全无个":所爱的人心音全无,
"幽恨谁凭破":我这幽恨何时才能除去呢。
"扑花蝴蝶若知人":那绕着花儿飞舞的蝴蝶若是懂我的心的话,
"为我一场清梦、":麻烦到我的梦里去,飞去我爱人的地方,
"去相亲":寄去我的相思。
# 相亲:互相亲爱;相亲近。
欧阳澈,男,北宋末江右人布衣。字德明,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少年时即喜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稍屈。靖康初应诏上疏,奏论朝廷弊政三十余事,陈安边御敌十策。金兵南侵,徒步赴行在,伏阙上书,力诋和议。建炎元年八月,与陈东同时被杀,年三十一(《宋史》本传作年三十七,误)。绍兴间,追赠秘阁修撰。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词人围绕一位女子的相思之情展开,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无人倾诉、愁绪难消的哀怨之情。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那人音信全无个。幽恨谁凭破”。这两句直接点明了女子忧愁的根源——思念之人毫无音信,以及这种状况下内心产生的幽恨无人可倾诉、无人能化解的无奈,毫无掩饰地抒发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玉楼缥缈孤烟际。徙倚愁如醉”描绘女子所处的环境,玉楼在孤烟缥缈之处,营造出一种孤寂、朦胧的氛围,女子在楼中徘徊,忧愁得如痴如醉。“雁来人远暗销魂。帘捲一钩新月、怯黄昏”大雁南飞,暗示时间流逝,而思念之人却在远方,女子黯然销魂。当她卷起帘子,看到一钩新月,面对黄昏的到来,内心充满恐惧与忧愁。上片通过环境描写和女子的行为,渲染出孤独、忧愁的氛围,为下片抒情做铺垫。下片:“那人音信全无个。幽恨谁凭破”直接点明女子忧愁的原因,思念之人毫无音信,心中的幽恨无人可倾诉,无人能化解。“扑花蝴蝶若知人。为我一场清梦、去相亲”女子看到扑花的蝴蝶,突发奇想,希望蝴蝶若能知晓自己的心意,就帮自己在梦中与思念之人相亲。下片由上片的景转入情,通过心理描写和奇特的想象,将女子的思念与哀怨之情推向高潮。
上一篇:宋·欧阳修《晚泊岳阳》
下一篇:宋·刘学箕《插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