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ǔ
tiān

朝代:宋作者:方回浏览量:3
shǔ
tiān
shǔ
tiān
gōng
jué
jiā
wèi
qióng
yīn
bàng
hàn
cháo
míng
jiàng
shù
liáng
fēn
chǔ
wáng
fēng
luò
shū
dìng
sān
jiāo
guān
diǎn
zhōng
jiè
liú
yíng
shī
huáng
hūn
lín
cóng

译文

暑天却感受不到酷热,感谢天公,似乎感觉我家也并不困窘。绿荫依傍着汉朝名将的树木,清凉分享着楚地泽国大王的风。凭借洛阳遗留的书籍订正三焦的错误,对着黄河负图观察那关键的一点。忽然凭借流萤增添诗句灵感,黄昏时分流萤在林丛中闪烁熠熠。

逐句剖析

"暑天无暑荷天公":暑天却感受不到酷热,感谢天公,

"似觉吾家亦未穷":似乎感觉我家也并不困窘。

"荫傍汉朝名将树":绿荫依傍着汉朝名将的树木,

"凉分楚泽大王风":清凉分享着楚地泽国大王的风。

"洛遗书订三焦误":凭借洛阳遗留的书籍订正三焦的错误,

"河负图观一点中":对着黄河负图观察那关键的一点。

"忽藉流萤足诗句":忽然凭借流萤增添诗句灵感,

"黄昏烨熠起林丛":黄昏时分流萤在林丛中闪烁熠熠。

# 黄昏烨熠起林丛:自注:五格物,六养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暑天》是元代方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暑天里诗人独特的生活体验与心境。首联点明暑天无暑,表达对天公的感激,且感觉自家生活并不困窘,奠定轻松闲适的基调。颔联通过借助历史典故,增添生活环境的厚重感与文化氛围,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颈联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知识的探寻与钻研精神。尾联描绘黄昏时分流萤闪烁的景象,流萤为诗人带来诗句灵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与欣喜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丰富,将暑天生活、文化探寻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学家

方回(1227~1307),元代文学家。字万里,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末景定进士,官至严州知州。入元后,曾任建德路总管。其诗近体学习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古体效法朱熹、陶渊明、白居易。注重钻研诗眼、句法,其诗意象生新、境界老成,同时蕴含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所作诗文,有《桐江集》《桐江续集》传世,尤以编《瀛奎律髓》一书名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暑天无暑何天公,似觉吾家亦未穷”:“暑天无暑”点明暑天的舒适感受,“何天公”表达对天公的感激之情。“似觉吾家亦未穷”,进一步强调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下,感觉自家生活并不困窘,体现出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为全诗奠定了轻松闲适的基调。“荫傍汉朝名将树,凉分楚泽大王风”:“荫傍”描绘出绿荫依傍着树木的景象,“汉朝名将树”借助历史典故,增添了生活环境的厚重感。“凉分楚泽大王风”,“楚泽大王风”同样运用典故,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展现出诗人在暑天里享受自然与历史文化的惬意。“洛遗书订三焦误,河负图观一点中”:“洛遗书”指洛阳遗留的书籍,“订三焦误”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知识的钻研精神,通过订正三焦之误,展现出对知识的严谨态度。“河负图”指黄河负图,“观一点中”表示观察河图的关键一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文化知识的探寻与追求。“忽藉流萤足诗句,黄昏烨熠起林丛”:“忽藉”表示忽然凭借,“流萤”为黄昏时分的景象增添了灵动之美。“足诗句”说明流萤为诗人带来了诗句灵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黄昏烨熠起林丛”,描绘出流萤在黄昏时分于林丛中闪烁熠熠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与欣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下一篇:宋·梅询《江楼晚眺》

猜你喜欢